悟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04章 線索斷了,貞觀小閒王,悟途,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古代封建社會,律法都是為了保護掌權者和特權階級的。 它是掌權者和特權階級為了能夠更好的約束百姓而製定的工具。 讓底層百姓在他們製定的規則當中生活,更好的控製。 李世民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百官和皇帝代表的皇室皇家一直都在鬥爭。 雙方都在爭奪更大的權利,又更大的話語權。 當初王珪要求李泰拜師行跪拜禮,就勝了一籌。 後來王珪又要求公主下嫁跪拜公婆還想再勝一局,結果李慎橫空出世, 嚇的王珪差點尿了褲子。 魏征跟諫言,見親王不用行大禮,還說自古三公都在王爵之上。 又是李慎出來攪局,胡攪蠻纏,才沒有讓三公成功。 不然現在上朝,親王就隻能在第二排了。 今日,李慎無故毆打朝廷命官,最後全身而退,這代表著皇室勝了一籌。 官員們很有可能會建議修改律法。 看到自己老爹憂心的樣子,李慎微微一笑安慰; “阿耶不必擔憂,他們才不會提議更改律法。” “哦?你為何如此篤定。” “阿耶,修改律法可不是小事情,需要全方位的考慮,就算是修改律法, 他們不可能隻添加約束皇室宗親的律法吧? 這種話誰敢提出來?他就不怕阿耶把他斬了麼? 他們要改,肯定是需要一個借口,而改的話,那一定是在整體改。 不能隻降我們親王的權利,官員的權利不降吧? 隻要是整體下調,怎麼調,我們皇室都比他們高貴,反而他們的特權會越來越低。 他們才不會這麼傻呢,傷敵一千,自損一萬二的事情他們不會去做的。 他們隻能想辦法讓我不敢打他們。” 李慎完全可以想象,現在這些人的心裡想法,其實跟自己差不多,痛恨李慎的特權, 但是呢,又不能把特權給消除,不然他們就沒有特權了。 李世民聽完點點頭,李慎說的確實有些道理,他這個兒子對於人性還是那麼了解。 “不過,若他們真的以今日的事情為借口,專門加一些律法呢?” 李世民看著李慎問道。 “那阿耶你就封我做尚書令,我天天堵城門,挨個揍他們一頓。 一直揍到他們把官員也加進去,還有把那些世家,富商都加進去為止。” “噗!” 王德在一旁沒忍住,差點笑出聲,這紀王也太損了。 不過才思敏捷,智慧過人。 陛下剛提出問題,紀王就想到了對策,雖然這個對策聽上去有些不靠譜。 “混賬,你拿朝廷當做兒戲麼? 還封你個尚書令?你咋不說封你當皇帝算了。” “我才不想當皇帝呢。”李慎嘟囔了一句。 “你說什麼!!!” 李世民頓時怒喝一聲。 “那個那個阿耶息怒。兒是說,這隻不過是遐想而已,根據兒的判斷,他們不會這麼做的。 不然,他們能改,為何我們就不能改? 到時候我們把官員文人的特權都給他改了,大家魚死網破。 可無論到什麼時候我們還是皇室。” 李慎發狠道。 ap “行了,這件事到此為止,你也算是為你那護衛出口惡氣了。 其他的事情你就不要再做了。” 李世民可不想再聽李慎胡說八道了。他說的那些都是賭氣的話,沒有考慮國家和朝廷的穩定。 “那個那個阿耶,這件事其實是我自己出氣而已,為護衛出氣,兒還做了那麼一點點的小事。” 李慎伸出兩根手指比量了一下,有些沒底氣的說道。 “什麼?你又做了啥?” “其實真的沒啥,都是小事。” “小事?朕看絕不是小事,今日你做的也不是小事。 不對啊,你不是禁足呢麼?第一天你就敢抗旨出府,你這是十惡裡麵的大不敬。 哎?你彆跑,朕今天就讓你知道什麼叫十惡不赦。 你給朕站住!” 聽到李慎說禁足倆字的時候,李慎扭頭就跑,待李世民拿著戒尺追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隻能站在大門口對著李慎的背影怒吼。 看到李慎跑沒影了,李世民才紛紛的回到自己的座位。 “這個混賬東西,跑的倒是挺快,看來朕老了。” “陛下如今正值壯年,哪裡有老的跡象,是陛下愛護紀王殿下,不然哪裡會讓紀王跑掉。” 王德端著茶遞給李世民,臉上堆滿了笑容。 “你這個老狗了,這些年跟老十學的油腔滑調,你就不能跟他學點好。 不對,不要跟他學,他就沒有好的地方。” 接過茶水,李世民喝了一口。 “陛下可不能這麼說,紀王殿下若是沒有好的地方,陛下為何如此喜愛, 就連太子殿下都羨慕的緊呢。” 談到紀王,王德的膽子也大了起來。 “哼,他有什麼好,不把朕氣死,朕就已經滿足了。” 李世民哼了一聲。 這時,王德對著左右侍女宦官擺了擺手,所有人都退了出去。 “陛下,麗竟門傳回了消息。” 王德低聲說道。 “哪裡的消息?” “是青海道的消息。” “去書房說。” 聽到是青海道的消息,李世民站起身向著書房走去。 進了書房,王德把門關好,來到李世民身邊並報道: “陛下,麗竟門傳回消息,線索斷了。” “詳細說。” 李世民一皺眉等待下文。 “回陛下,數月前,陛下讓麗竟門調查陛下遇刺和青海道被圍攻一事。 當時陛下懷疑長安有間隙,不過當時聽紀王的意思,應該跟走私有關。 麗竟門在長安城查了一段時間,包括軍中都沒有收獲。 所以開始追查走私,在鄯州府北邊的一個縣內找到了一點線索。 又客商曾經看到過大批車馬從北方過來,那邊人跡稀少,不容易引起比人的注意。 根據這條線上,麗竟門四處暗訪,又深入吐蕃,跟商隊打探。 最終確定了大概得窩點。 不過等他們到的時候,在距離窩點不遠處發現了大量白骨,窩點好像已經空置了很久沒有人來過。 根據殘留的物品還有骨骼傷痕來看,這些人生前都是民夫。 應該是負責走私運輸的民夫,最後都被滅了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