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44章 李世民找茬,中秋安排,貞觀小閒王,悟途,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這都是貴妃姐姐教導的好,才華橫溢,知曉天文地理,無所不能,又可以為朝廷分憂,實乃是人傑。” 這些小媽一頓誇讚,把臉皮有城牆厚的李慎誇的都有些不好意思。 不足的躬身說著謬讚,謬讚,不敢,不敢。 但李慎忘了一個人,一個永遠都不會給家庭帶來和諧的人。 “哼。” 李世民重重的哼了一聲,李慎立刻轉過身恭敬的對著李世民,這是表明老爹有話要訓斥了。 李慎心中腹誹,這個家有他爹,就不帶和諧的。 “李慎。”李世民叫了一聲。 “兒在。”李慎立刻回複,叫名表明事情很嚴重,要不然就是叫排行,老十,十郎也可以,不過他爹從來沒叫過。 “你是不是覺得來這裡給朕說話本有些委屈你了?” 李世民問道。 “沒有啊!”李慎一愣。 “哼,還說沒有,你之前那首詩是怎麼回事?難道你以為朕沒讀過書麼? 八月中秋薄露,路上行人淒涼, 小橋流水桂花香,日夜千思萬想。 心中不得寧靜,清早覽罷文章, 十年寒苦在書房,方顯才高誌廣。 現在是八月,馬上就要中秋,你覺得人人都很淒涼。 怎麼?在這裡顯示不出的你才高誌廣麼? 就算你要彰顯,朕問你,你讀十年書了麼? 你九歲就從國子監跑了出來,還十年寒窗苦讀,你也配。” 這首李慎的定場詩,在李世民看來就是懷才不遇,沒有地方彰顯自己的才華的意思。 李慎被李世民說的一愣一愣的。 自己還以為又犯了什麼錯誤呢,原來是這首定場詩惹的禍, 李慎自己也是有感而發,無意識的說了出來。 沒有想到他老爹這麼會腦補。 “阿耶,兒不是那個意思,這是一首定場詩,就是在說話本的時候的開場詩。 這不是兒寫的,這是這是對,這是王府裡的文書寫的。 跟兒沒有一點關係。” 李慎趕緊狡辯,本來他想說是石頭寫的,不過一想,石頭那點文化跟自己一樣,不可信,所以隨便就找了一個文書。 隻是他忘了一件事。 “混賬東西,你還敢欺騙朕?”李世民頓時大怒。 “沒有啊,兒說的都是真的。” “真的?你紀王府就沒有文書,所有親事府官員加一起,文官不足五人, 你跟朕說還有文書,八品官員,你不上報朝廷麼?” 李世民站起身毫不留情的拆穿了李慎的謊言。 “啥?我紀王府連一個文書都沒有?”李慎比李世民更驚訝。 左右看了看,發現自己帶來的人都在外麵候著,不然他非得問問石頭,自己那麼大的紀王府的親事府連一個文書都沒有麼? “那是兒記錯了,那就是王玄策,長史王玄策,這次肯定沒錯。” 他就知道倆人,長史王玄策正西品下,司馬薛仁貴,從西品。 “好了,二郎,慎兒累了半天,讓慎兒歇一歇。”長孫皇後也站起身勸解道。 “還是母親對兒好。母親,兒還沒用膳呢。” 李慎順杆爬馬上就溜須拍馬上去。 “來人,快去給紀王拿一些點心來。”長孫皇後立刻吩咐。 “多謝母親。 母親,過幾日就是中秋月圓之夜,不知道母親想要什麼禮物,兒好提前準備好。” 李慎攙扶著長孫皇後坐下,自己像一個乖寶寶一樣蹲在旁邊問道。 差點沒把李世民氣死,但他又不好發作。 “嗬嗬,慎兒有心了,今年你阿耶準備把長安城的所有皇子皇女都叫過來吃個團圓飯。 到時候你可要把孫兒們都帶過來知道麼? 至於禮物,母親什麼都不缺。” 長孫皇後慈祥的說道。 “團圓飯?”李慎聽後一愣,往年中秋也就幾個人來皇宮吃飯。 比如太子一家子,自己呢其實是硬要來的,根本就沒找過自己。 李太和李治也很少參加。 怎麼這回他爹居然要把所有的皇子皇女都叫來吃飯呢? 莫非年紀大了,開始想念兒女了?嗯,有這個可能。 李慎自己在那裡胡思亂想,還時不時的偷偷看他爹幾眼。 把李世民看的渾身都不自在。 “混賬東西,有什麼話就說,在哪鬼鬼祟祟的,成何體統。” “啟稟阿耶,沒有什麼話要說。”李慎搖了搖頭。 “中秋那天,你要來參加祭月,今年祭月雉奴和青雀也會參與,要讓外界看到,我們李家對於百姓的重視。 祈求今年能夠是一個豐收年。” 祭月在春秋時期就有,隻不過時間不同,大唐選定的是中秋這天。 “我不去。” “你說什麼?你再說一次。”聽到李慎拒絕李世民頓時大怒。 “阿耶,祭月也用不到兒,兒也不會什麼,還不如在家拜月麼。”李慎解釋道。 他才不願去那種無聊的地方,一個祭拜就要好長時間,念一段祭文跟領導發言一樣長。 “混賬東西,人家女子才拜月,你拜什麼月?”李世民氣瘋了。 “是麼?”李慎瞪大了眼睛,他還真不知道拜月是女子的事。 回過頭看到長孫皇後等人掩嘴首笑,就連自己的老媽都一臉的無奈,他才知道自己丟人了。 他也不知道這事啊,也沒有人跟他說過,家裡的女人沒有一個人跟他說的。 “你記得帶上祭品,羊和豬。”李世民又說道。本來叫豚,但是李慎自己給改了名字就叫豬。 “祭月為什麼我帶祭品?”李慎又不願意了,還能不能行了,祭品還得我帶。 “你飼養場的羊和豬都比較肥大,祭祀更加顯得誠意。”李世民給出了一個很合理的理由。 “行吧。”李慎垂頭喪氣的點頭答應。 這時李世民給長孫皇後一個眼色,長孫皇後會意立刻站起身找了一個借口帶著眾妃嬪退了下去。 “來人,去把太子請來。”李世民吩咐了一句之後,帶著李慎來到欄杆旁看著南海池。 “聽說今天吐蕃的大相去了你的紀王府?可有此事。” (我查的資料是中秋節在唐朝時期就叫中秋節,也叫仲秋節。 唐詩中有《中秋待月》《中秋》《中秋對月》詩詞為證。 接受反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