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6章 祿東讚的依仗,貞觀小閒王,悟途,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慎是一個能屈能伸的人,挨打不是他的性格。 李慎一首認為,你倔強的挨打不是本事,不挨打才是本事。 臉麵對於李慎來說又算的了什麼,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作為成功人士,李慎總結的第一個經驗就是有錢人都不要臉。 等到功成名就了之後才會要臉。 而成名之前不要臉的事跡會被各種宣揚,變成你成功的勵誌經曆,被後人傳頌。 在李慎看來跟自己的老爹服軟一點都不丟人,自己的老爹可是皇帝。 不是什麼人都有機會跟皇帝服軟的。 反正這件事李慎從來沒有覺得恥辱,反倒覺得光榮。 李承乾對這個弟弟無恥的程度表示佩服不己,認知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看著自己的父親一臉的嫌棄之色,不住的想要把李慎抖掉的樣子,他心中多少也有一點羨慕。 這才叫父慈子孝嘛。 “高明,快把這個東西拉開。” 在李承乾愣神的功夫就聽到李世民對著他喊道。 “十弟,差不多行了,鬆開吧。” 李承乾趕忙上前蹲了下來,拉著李慎的胳膊想要把他拉開。 “不行,鬆開了,還得被踢。”李慎搖了搖頭。 “混賬東西,放開,再不放開,彆管朕用家法了。” 聽到李慎的話李世民頓時大怒。 李慎聽後也知道差不多就行,連忙鬆開了抱著李世民大腿的手。 李世民整理了一下衣服,王德貼心的拿過手帕擦拭被李慎汙染過的地方。 “混賬東西,朕的衣服很貴的知道麼?” 李世民又咒罵了一句,然後坐了下來喝了一口茶水。 “對了,大哥,過幾日彆忘了去啊,到時候我提前提醒大哥。 大家一起玩一玩聚一聚,都是王公家的二代,對大哥以後也有幫助。” 李慎還沒有完了正事。 “這個到時候再說吧,若是有空閒,我自然會去的。” 李承乾有些猶豫。 其實他也想要去玩一玩,成天在宮裡辦公,也應該出去放鬆放鬆。 不過他還是有所顧慮,怕自己的老爹認為他玩物喪誌,不思進取,隻知玩樂。 “放心吧大哥,我會選一個休沐之日去的。” 李承乾聽後沒有回複。 “去吧高明,做皇帝也不會每天都在辦公,該放鬆還是要放鬆的。 這個逆子說的對,跟王公家的二代弟子聚一聚,對你今後有好處。” 最終李世民發話了,他也看出來李承乾的猶豫。 “是,阿耶。”李承乾欣喜的領命。 “陛下,皇後娘娘說可以用膳了。”一個婢女走了進來稟報。 “走吧,一起去用膳。” 李世民站起身向著膳廳走去。 鴻臚寺吐蕃使團彆院。 “大相,該拜訪的我們都己經拜訪過了。”吐蕃的副使對著祿東讚稟報道。 “嗯,那些致仕的老臣呢?” 祿東讚喝著茶悠然的問道。 “稟大相,致仕的也都送去了禮物。鄂國公尉遲敬德,衛國公李靖等等。” 祿東讚臉上露出了笑容, “很好,隻要是能夠說得上話的,我們就都拜訪一遍。” “可是大相,雖然我們時間緊迫,但是如此明目張膽的給大唐的朝廷命官送禮, 會不會引起大唐皇帝的不滿? 這對我們吐蕃求和之事很不利啊。”副使低身問道。 “嗬嗬,我就是要讓所有人都知道這件事。 彆忘了,這次事件裡麵還有兩位重要人物在,在這就是我們的籌碼。 給大唐的官員送禮隻不過是要讓所有人知道我們很急迫這件事。 而且他們既然收了禮,若是不辦事,那我們就宣揚出去。” 祿東讚微微一笑,他本來就是故意明著送禮的。 也有挑撥大唐君臣關係的意思。 重要的是參與這件事的裡麵還有大唐的兩位重要的人物,這就是把柄。 “大相是想要這二人作為條件跟大唐皇帝談和?” “沒錯,大唐乃是禮儀之邦,最是注重顏麵,大唐皇帝更是如此。 我們用這兩人為條件,跟大唐皇帝和談。 若是不同意,我們就將這兩人的所作所為散布出去。 到時候大唐皇室顏麵掃地,我就不信大唐的皇帝不在乎這些。 畢竟那兩個人的身份可不一般。” 祿東讚胸有成竹,唐人都是自恃清高之輩,皇室更是如此。 他就不相信為了攻打吐蕃,連皇室的臉麵都不要了。 “大相,可是大唐皇帝真的不顧這些,執意發兵我吐蕃怎麼辦? 攻打青海要邑事小,劫殺可是大事, 若是不出兵,皇室一樣會丟了威嚴。” 副使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兩麵都是關乎到了皇家的威嚴。 若是出兵,皇室丟人,若是不出兵,皇帝丟人。 “無妨,讚普己經說了,必要的時候可以付出一些代價,平息大唐皇帝的怒火。 也是給大唐皇帝一個不出兵的台階。 我們吐蕃現在正在休養生息,前些年的饑荒讓讚普好不容易整合起來的各部, 如今開始出現了分裂。 象雄國主己經有些異動,泥婆羅和不丹己經聯合。 我們現在需要的是時間。” 祿東讚身為大相為了吐蕃奮鬥半生,本來一片欣欣向榮,可是出現了饑荒的事情。 一想到這裡,祿東讚就又想起了那個惡魔。 “這都是那個紀王所賜,若不是因為他,我吐蕃怎會淪落到此。 那場饑荒讓我吐蕃各部跟讚普產生了隔閡。 若不是找到了西突厥這條路,我吐蕃還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 天神一定會懲罰他的。” 一想到李慎這個魔鬼,祿東讚的情緒就難以自控。 “大相,若是大唐與我們和談,恐怕這個紀王也會受益。 到時候吐蕃重新跟他們建立互市,紀王賺的盆滿缽滿。 下官以為,還是要想辦法拿下赤嶺要邑的好。 那地方正好卡在我們入中原的咽喉上。 對我們吐蕃國的危害很大。” 聽到祿東讚提到那個魔鬼紀王,副使也開始談論起來其中的利弊。 他們知道赤嶺要邑是紀王自己出資千萬貫建成的,而且還知道盈利跟朝廷對半分。 如果大唐和吐蕃和談,這個紀王也是受益者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