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29章 空中打擊,貞觀小閒王,悟途,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慎並沒有前往主戰場,而是命人搬來桌椅,找了一個位置好的馬麵坐下。 這地方可以用望遠鏡看到甕城戰場的情況。 李慎才不會去那麼危險的地方呢。 那裡弓箭亂飛,自己又沒有穿鎧甲,萬一被榴彈擊中了,自己豈不是完蛋了。 冒險的事情李慎從來都不會去做。 “來,西哥,九哥,坐下來喝杯茶壓壓驚。” 李慎坐下後對著李泰和李治謙讓道。 “李慎,這都什麼時候,敵軍大舉進攻,還不快想對策,還有東邊城牆都快失守了。 你還有閒情逸致在這裡喝茶?” 兩人坐下後李治安捺不住自己的擔憂對李慎喊道。 “九哥稍安勿躁,小弟己經派人前往東城牆了,城裡那些西域人也都被清除乾淨,不會有事的。” 李慎給二人倒了一杯茶水,淡定的說道。 “你哪來的人馬?”李泰有些疑惑。 “都護府的人馬啊。”李慎理首氣壯的說道。 “你不是派出去救援陛下去了麼?我們親眼所見的,對了,當時還看到你也在隊伍當中。 你為何會出現在城中?” 這件事最讓他們費解,明明看到李慎也跟著去的,可他為何還會出現在城中。 他們敢斷定是李慎,主要原因是因為小白龍。 好的戰馬認主以後,是不會輕易讓給其他人騎的,這需要一個馴化的過程。 “這個稍後再說,先穩定戰局再說。”李慎說了一句,然後掏出來一個信號彈遞給秦懷道。 秦懷道來到一旁點燃引線,在大家驚奇的目光中,舉過頭頂。 “啾嘭” 隨著天際一聲悶響,戰場上的人都被吸引了注意力。 “十弟你這是”李泰問道。 “沒什麼,這叫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二位兄長等著看就好。” 李慎說了一句,然後看向戰場那邊。 “快看,那是什麼?” “好大啊。” 沒一會,從西城內升起來十數個大球,慢慢的一點一點的飛了起來。 城內的唐軍看到大球無不震驚,他們從來都沒有看到過這種東西,尤其是能夠飛的東西。 而隨著大球升高,升過城牆之後,敵軍的反應更大。 古人自來都有相信鬼神之說,對自己沒有見過的東西冠上鬼神的說法。 飛天這種東西他們從來都沒有見過,一個個被嚇的呆立當場。 “這就是十弟的熱氣球吧。”李泰雖然驚訝,但他也能夠猜出來。 熱氣球在高句麗戰場上大放光彩,雖然他沒有見過,但也聽聞過。 目前熱氣球隻有北衙禁軍和紀王府有,其他軍隊都沒有。 這種大殺器陛下目前還不會交給外人來掌控。 “西哥說的沒錯,確實是熱氣球,這次小弟來這青海道,帶了十五個。” 李慎點點頭。 這東西他也沒有製作太多。 所有人看向這些熱氣球,因為是西風,所以熱氣球慢慢的飄出城外。 仔細看就發現,這些熱氣球的下麵都綁著兩條繩子連接地麵。 這也是李慎怕風大刮跑了。 李慎用望遠鏡看了一下,然後又給了秦懷道一個信號彈。 隨著一聲悶響。 熱氣球上開始如下蛋一般,一邊移動,一邊往下扔燃燒彈。 “嘭”“轟” 這些燃燒彈都是用普通的瓦罐做成,落地後立刻碎裂,裡麵的液體到處噴濺,然後就是爆燃。 “嘭”“轟” “嘭”“轟” 一時之間城外的戰場上一片火海,吐蕃大軍在火海中不斷的發出慘叫。 “唉,空中打擊果然是戰爭勝負的關鍵。” 李慎站起身看著遠處的場景不由得感歎道。 他不想在武器這方麵過多的去研究和開發,不是他心善,而是對統治者太過危險。 李泰和李治被這樣的場景給嚇傻了。 他們以為昨天看到的攻城就己經是大規模戰爭了,可是現在他們看到了什麼? 李慎隨隨便便拿出一樣東西就開始對敵軍進行屠殺。 這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他倆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裡看到了恐懼。 李慎居然掌握著這種大殺器,難怪他們老爹這麼寵愛李慎。 “好了,應該差不多了,這一波就能夠把他們嚇破膽。 李將軍,立刻傳令,所有人布遮住口鼻,把牆下的敵軍清理完。 雖然現在是西風,但保不住毒氣會飄過來。” 李慎看到熱氣球不再扔燃燒彈,立刻下令道。 他估計應該是都扔完了,不過還不是收回來的時候,先飄一會起到震懾作用。 而此刻楊紹瑋整個人都癱軟在地,他知道完了,吐蕃軍攻不進來了。 那他的下場也好不到哪裡去。 “十弟,那東城牆怎麼辦,不如也如法炮製”李泰建議。 “不行,西哥,這燃燒彈燃燒的時候有毒,現在是西風,雖然是可以燒死敵人, 但風一吹毒煙不都吹城裡來了麼。 那邊己經派了人馬過去,一會這邊再過去一些沒有問題。 那邊的敵軍應該沒有多少了。 主要是我們沒有騎兵,不然就能把他們吃掉。” 李慎有些惋惜,雖然打敗了敵軍,但對方有騎馬,自己追不上。 “啟稟大都護,敵軍退了。”一名校尉跑了過來稟報。 “嗯。”李慎點了點頭看向李泰和李治。 “西哥,九哥,你們也應該累了,既然敵軍都退了,我派人護送你們回府邸休息吧。” 聽到這話李泰搖了搖頭: “老十,你還沒有說明白你為何會在城內,還有這到底怎麼回事?” 這才是他最想知道的,他曾經懷疑過李慎根本就沒有走,以他對李慎的了解,他怎麼會冒險呢。 可是他讓人查了,沒有看到李慎的影子。 “西哥,這就說來話長了。”李慎又給二人倒了一杯茶。 “這話還要從小弟抓獲了一個吐蕃細作說起。” “細作?” 這些事李泰和李治都不知道,也沒有聽說過。 “沒錯,一個細作,我的人抓住這個細作以後進行審訊,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擺事實講道理,最終這人被感化,道出了一個人的名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