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67章 李恪和李愔到訪,貞觀小閒王,悟途,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啟稟王爺,吳王和蜀王在外求見。” 就在李慎跟王玄策閒聊的時候,一名宦官進來稟報道。 “你說誰?吳王和蜀王?”李慎睜開眼睛滿眼的疑惑。 “王爺,吳王是三皇子李恪,蜀王是”王玄策準備解釋一下,他們家王爺有時候記性不太好。 “本王當然知道吳王和蜀王是誰,本王疑惑的是,他們怎麼在長安,還來我紀王府?” 李慎打斷了王玄策,詢問道。 “王爺,吳王和蜀王是回來吊唁蕭皇後的,已經回來一個多月了,難道王爺不知道?” 王玄策也納悶,這事紀王應該知道啊,他進宮這麼多次,太子應該說了。 “本王為什麼要知道?蕭皇後死本王還去念了悼詞,但是當時沒有這倆人啊。 這麼長時間為什麼沒有人跟本王說?”李慎站起身。 “是臣疏忽了,請王爺責罰。”王玄策趕忙認錯。 “不可有下次,以後長安城有什麼風吹草動,哪怕是螞蟻搬家了,都需要到王府來稟報。 吳王和蜀王雖然已經出藩,可是他們回到長安的一舉一動都要注意。 現在正是關鍵時刻,本王不允許出現一點差池。 兩位王爺在長安,能做很多事情。” 李慎嚴厲的訓斥道。 一句類我就已經足夠讓李慎警惕了,而且這倆人身上的血脈可是很高貴的。 這樣的人是最容易被人利用,現在的形勢這麼微妙,萬一被世家士族鑽了空子, 李慎後悔都來不及。 “是,臣謹記。”王玄策躬身行禮,這確實是他的疏忽,他以為吳王和蜀王回來隻是吊唁而已, 吊唁結束也就回封地了。 二來他以為李慎肯定在宮裡得到消息了,畢竟兄弟回來了,無論是太子也好,還是陛下還不說一聲。 “走吧,跟本王一起迎接。” 李慎換了一身衣服,然後來到前院,陸定娘作為王妃也跟著李慎一起。 “開中門,迎接吳王和蜀王。” 李慎帶著陸定娘和前院的下人站在門前,中門緩緩打開,拿掉門檻。 走出大門,李慎一眼就看到兩人站在門前等候。 “哎呀,見過三哥,見過六哥,讓二位兄長久等了,兄長莫怪。” 李慎帶著陸定娘給二人行禮,兩人也還禮。 “十弟莫要客氣,都是自家兄弟,今日突然冒昧來訪,沒有提前下拜帖,還望十弟莫怪為兄失禮。” 李恪也賠禮道。 “這是哪裡話,正如三哥說的,都是自己兄弟何必那麼多禮節。 小弟也是剛剛知道兩位兄長已經回到長安,不然早就登門拜訪了。” 一頓繁文縟節之後,李慎把二人讓到了前廳。 這一路兩人心中不斷感歎,難怪太子說,進入紀王府後不會感到奢華。 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上等,所以不覺得突出。 剛剛在大門口,那兩尊銅的麒麟就已經讓二人震驚了,那麼大的一尊銅像需要多少銅才能夠鑄成。 銅可是錢啊,這兩尊銅像就價值不菲,紀王竟然就這麼擺在大門外。 進入王府,奇花異草無數,地上鋪的都是大小差不多的鵝卵石。 隔一段距離就用顏色不同的鵝卵石拚出一個圖案。 這紀王府比皇宮都要大氣啊。 “來,三哥,六哥,坐,來人,上茶。” 李慎把二人讓進大廳,讓二人上坐。 “行了,十弟,你也太見外了。”李恪並沒有坐到首位,而是和李愔坐到了下首。 李慎也不客氣,拉著陸定娘坐到首位上。 “不知二位兄長,是何時回到長安的?”坐下後李慎問道。 “哦,有一個多月了,回來吊唁蕭皇後,剛剛結束沒有多久。” 李恪說道。 “唉,小弟也回來半月有餘,可是並無人告知小弟,不然早就去拜會兩位兄長了。 今日若不是二位兄長到來,小弟還不知道呢。 不如今日在小弟這裡用膳吧,也好讓小弟儘一儘地主之誼。” “那可就叨擾十弟了,我二人回來以後,可聽說紀王府的美味乃是長安城一絕呢。” 李恪二人並沒有客氣。 “娘子,你去那排一些特殊,為二位兄長接風。”李慎轉頭對著陸定娘說道。 “好,妾這就去後麵準備。”陸定娘起身,給李恪和李愔行了一禮之後,出去準備膳食。 “唉?差點忘了,應該叫上大哥才是,要不然失了禮數。” 李慎一拍腦袋說道。 “是啊,理應如此。”李恪微笑點頭。 “石頭,你親自進宮一趟,就說吳王和蜀王在我這用膳,請大哥也過來,我們兄弟小聚一下。 嗯,悄悄的,不要讓陛下知道了。” 他爹要是知道了,肯定會跟來,自己王府這點東西,可架不住老爹折騰。 而且這個時候可不能露出馬腳。 聽到李慎的話後,兩人不由得一愣,這個李慎膽子可真大,跟傳聞一樣。 根本就不把皇權放在眼裡。 他們這一個多月來,聽到最多的就是關於紀王李慎的傳說。 說什麼都有,最神的就是李慎修仙那段,還會什麼掌心雷。 兩人當時聽得一愣一愣的。 “兩位兄長,我們去茶社喝茶閒聊等待大哥吧。” 李慎又把兩人帶到了自己的茶房。 兩人進去之後又是一頓歎為觀止。 這樸素風格的裝修風格,古色古香,溫文爾雅,窗外鳥語花香。 “真是個好地方啊。”李愔不由得感歎了一句,就連他這個喜動不喜靜的人都覺得李慎這裡好。 “嗬嗬,六個謬讚。”李慎嗬嗬一笑。 帶著二人坐下後開始展現功夫茶道。 兩儀殿 李承乾正在批閱奏折,這是他每天都需要乾的事情。 雖然有三省可以幫助他,但為了鍛煉自己,李承乾非常刻苦,重要的奏折都自己批閱。 批閱之後再發到三省審核,這樣可以不斷的積累經驗。 “啟稟太子殿下,紀王府親事府的李總管來了,在殿外求見。” “讓他進來。” 李承乾聞言說了一句,然後放下手中的筆,伸展了一下腰身。 片刻後石頭就被帶了進來。 “奴婢參見太子殿下。” 見到太子,石頭深施一禮。 (我真是服了,18號西遊記那章最後寫的桃花源記被舉報了。 桃花源記課本上的東西,都被舉報成功了。 我都替陶淵明悲哀。 誰這麼玻璃心啊。 是不是有哪個神秘組織在盯著這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