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23章 家人閒聊,貞觀小閒王,悟途,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承乾一身勁裝,背著長弓,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加上李承乾年輕俊朗, 給人一種英姿颯爽的感覺。 李世民第一眼就看到了自己年輕之時的樣子,跟李承乾一模一樣。 尤其是現在的李承乾成熟穩重,遇事不驚的樣子。 臉上一直掛著淺淺的微笑。 這是李慎教他的,在他人麵前,一定要保持微笑,無論是遇到什麼事情,遇到多大的困境,都要如此。 這樣其他人就看不出你到底在想什麼。 這樣的繼承人怎能不讓李世民心中喜歡,為皇者內心不能陰暗,要大氣蓬勃。 “大哥,你來的正好,剛剛小弟射中了一隻鹿,今天可有口服了。” 李慎激動的對著李承乾顯擺道。 “老十,那是你射死的麼?那明明是阿耶射死的。”李治看不過去了,拆台道。 李泰也跟著點頭附和,就連李世民都一臉的嫌棄。 “我可是射中了第一箭,阿耶隻不過是去補了兩箭而已。”李慎狡辯。 護衛這是把那頭鹿抬了過來,李慎翻身下馬來到近前,一把把自己的弩箭拔了下來。 “你看,這可是我射的。” 李慎亮出了弩箭上麵的紀王府標記,一個紀字。 自己剛剛丟了那麼大的一個人,怎麼也要找回來。 “哈哈,十弟果然厲害。” 李承乾也猜出來怎麼回事了,不過還是誇讚了一句,這就是做長兄的責任,要護著弟弟。 “行了,是你射的,來人把這頭鹿收拾一下,帶回玉華宮。”李世民也不想李慎在此糾纏。 “高明,你去射幾隻獵物帶回東宮吧。” 反正來都來了,李承乾又穿好了衣服,也不能白來一趟。 李承乾其實也挺喜歡騎射的,於是謝恩後縱馬馳騁。 李世民帶著幾個弟弟在此觀看。 該說不說,李慎確實挺佩服李承乾,作為太子,培養是全麵的, 李承乾在各方麵的確比哥幾個都要強很多。 武功,射箭,就是馬球都比李慎他們幾個玩的好,跳舞都比李慎強很多。 李承乾玩了小半個時辰才回來,侍衛帶著六七隻獵物。 李世民全程洋溢著微笑,跟對李慎的態度截然不同,這讓偷偷觀察的哥仨心中腹誹不已。 李慎是生氣李承乾射的比自己好,那哥倆眼裡卻充滿了嫉妒。 十年前,李世民這種表情隻有看到他們哥倆的時候才會有。 尤其是李泰這個胖子,更是如此。 李世民喜愛的程度讓李承乾都嫉妒,允許坐轎入宮,誰能有這殊榮,差那麼一點就入住武德殿的皇子。 可如今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的待遇了。 玉華宮肅成殿。 長孫皇後得知幾個兒子都來了,非常的高興,因為有李慎在,所以帶著韋貴妃一起來到肅成殿。 為這幾人擺好了茶水點心。 得知李慎今日親來是為了辭行,不久就要前往千裡之外的青海要邑,兩位母親不免嘮叨了幾句,囑咐了幾句。 李慎很是乖巧的點頭應承,說一些好聽的話逗得兩位母親非常開心。 喝著茶水,聊著閒事,一家人顯得其樂融融。 不管真心還是假意,李治和李泰都沒有對李慎表露出什麼不滿的情緒。 “李慎,這次去青海要邑不要在胡鬨了,以大局為重。 應該怎麼做,也不用朕跟你說。 你也應該明白朝廷想要什麼。 但有一點就是要多加小心,開方互市之後,一定魚龍混雜, 朕估計,不光光是吐蕃,附近的一些北方部落可能也會前往。 還有西域的商人,為了節省路途也會在那裡停留。 無論發生什麼事情,你要記住,朕隻要你活著回來就好。 朕已經讓中書擬旨,若有意外,五萬大軍任你調遣。 朕賦予你便宜行事之能,可先行事後奏報。” 李世民沒有把青海道說的太凶險,也是怕長孫皇後和韋貴妃擔憂。 青海道要邑在赤嶺關口處,正好卡住北方進入中原的必經之路。 吐蕃絕不會輕易允許這麼一個重要的戰略地點落入大唐手中。 而西域那邊的西突厥會不會打擾吐蕃或者前後夾擊也不得而知。 再加上此地距離絲綢之路不遠,長久時間會有很多西域的商人放棄去長安,在要邑進行貿易,魚龍混雜。 李慎去那裡也不知道能不能鎮住場子。 青海要邑距離大唐本土城市太遠,就算增援也需要很長時間,那裡就是一座孤城。 “阿耶放心,兒去那裡會小心謹慎,而且也會做好萬全之策,他們想要輕易攻下青海要邑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李慎安慰道。 他花了上千萬貫建造那麼大一座城池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以防萬一。 青海道要邑的城牆比長安城城牆還要高,石頭混凝土外加精鐵混合而成。 李慎是花了真金白銀蓋出來的,絕不會放個屁就塌了。 再加上武器裝備齊全,五萬邊軍把守,李慎有信心可以擋住幾倍的敵軍。 而且李慎手裡還有秘密武器,熱氣球和火油彈呢,這兩年研究院不斷的研究, 熱氣球的穩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雖然不能說飛很遠,但守城肯定不成問題。 “十弟,阿耶說的對,小心一些還是好的,要邑開放互市,所以很容易被趁虛而入。” 李承乾也跟著說道。 “是,小弟會小心的。” “唉,老十,四哥很羨慕你,居然能夠獨當一麵,為阿耶分憂。也不枉我等皇子的身份。 隻可惜四哥心有餘,但力不從心啊。”李泰羨慕的歎息了一聲。 看著李泰虛情假意的樣子李慎心中不屑。臉上卻是麵帶微笑: “四哥哪裡話,小弟也是迫不得已,若是四哥想為阿耶分憂,不如跟小弟同去。 還有九哥,反正在長安也無事,不如跟小弟走一趟西北,領略一下我大唐的大好河山如何?” 聽到李慎這麼一說,李泰和李治臉上的表情有些不自然,西北可是苦寒之地。 去哪裡還不如長安舒服呢。、 “唉,不是四哥不想去,你看四哥這個樣子,走都走不動,更不要說去西北幫襯你了。 還不如在家專心治學,不給阿耶添麻煩。”李泰苦笑一聲自嘲了一句。 “四哥說錯了,不是說麼,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就算四哥走不動,在那邊也可以為小弟撐撐場麵不是。”李慎不依不饒。 本來李慎也沒有指望這哥倆能去,就是那話擠兌他倆而已。 但他沒有發現,李世民聽了李慎的話後不由得眼前一亮,好似想到了什麼一般。 (肅成殿就是唐僧住過的地方。 顯慶四年,玄奘奉旨來玉華寺,住肅成院(原肅成殿)譯經4年餘,翻譯完成佛教大典《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等佛經14部、682卷。 《大般若經》譯完後,玄奘已久累成疾,於唐麟德元年圓寂於玉華寺肅成院,終年65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