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59章 他不能走,貞觀小閒王,悟途,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看到一臉死灰的長孫渙,李慎心中鄙夷,也失去了繼續跟他玩樂的興致。 “來人,把長孫渙給本王抓起來。” 李慎一聲令下,門外立刻進來兩名親衛,一左一右的把長孫渙架了起來。 “不,紀王殿下,你不能這樣啊,看在皇後娘娘的情分上,你就饒了我吧, 放開我,放開我,我是趙國公的兒子。” 長孫渙已經慌亂,不停的掙紮,苦苦的哀求, 李慎不禁搖了搖頭,他見多了這樣的人,自己一點能力都沒有,還成天想著怎麼出人頭地,一步登天,你不受騙誰受騙。 長孫渙被帶了下去,李慎不再理會,而是轉頭看向高句麗的正使。 “紀王殿下,大唐沒有禁止我們正常的買賣吧?而且大唐好像購買糧食也不違法大唐的律法。” 高句麗的正使故作鎮定的看著李慎,他早就對這個惡魔有所了解,在高句麗都在說大唐有一個惡魔親王。 麵目猙獰,青麵獠牙,無惡不作,殺人如麻,每日都要以孩童的心臟為食,飲人鮮血。 雖然形容的有些神乎其神,但是他來到長安以後的確聽說了很多紀王的惡行, 長安城一霸,無人敢惹,他還真怕這位王爺一生氣把他們當場殺了。 李慎看著高正使微微一笑: “嗬嗬,正使說的哪裡話,我大唐乃是禮儀之邦,對待番邦都很友好。 你們就算是在大唐買到糧食,我們也一樣不會說什麼為難你們。 畢竟我們不是沒有開化的蠻夷。” 看著李慎的笑容,這位正使都覺得是惡魔的微笑,不懷好意,於是行了一禮。 “那既然如此,外臣就告退了。” 說完帶著身邊的謀士就要往外走。 “慢著!” 李慎突然喊了一聲,嚇的正使一哆嗦,回過身來問道: “不知紀王殿下還有何吩咐?” “你可以走,但他不能走。”李慎說著用手指著跟他一起過來謀士。 “紀王殿下,我們乃是高句麗的使節,大唐難道還要為難我們使節的官員不成? 這傳出去可不好聽啊。”高正使眉頭一皺。 “嗬嗬,高正使放心,本王都說了,我大唐乃是禮儀之邦怎麼會為難番邦的使節呢。 本王留下他乃是因為他就是檢舉之人,本王要帶他回去做個證人。” “什麼!!” 李慎剛說完,高正使心中大驚,一臉不可思議的看向謀士,好似在詢問紀王說的是真是假。 這名謀士退後了一步,對著高正使行了一禮,然後走到李慎的跟前。 對著李慎雙膝跪地, “小人願為紀王殿下作證,終身效忠紀王殿下,跟隨紀王殿下左右。” 這已經不用他回答,高正使就已經知道了答案,沒有想到他們高句麗的使節團竟然出了叛徒。 他就說紀王怎麼會知道他和長孫渙秘密見麵的,原來是身邊人告密的。 此時他滿臉的憤怒之色就想要衝上教訓一頓這個謀士,還沒有上前就被看到紀王的侍衛刀出半鞘, 嚇得他有停了下來,對著謀士大吼道: “apap……apap…………” 謀士跪在地上回過身也對著高正使回道: “apap…………” “?????”李慎滿腦子問號,他們說的應該是高句麗話,他是一句也沒聽聽懂。 “說人話。”李慎怒斥了一句。 “紀王殿下,剛剛正使問小人為何背叛高句麗,小人說是對大唐的憧憬和向往。” 謀士趕緊給李慎解釋。 “哦,原來是這樣,你說的沒錯,每個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 高正使,你們高句麗如今已經到了山窮水儘的地步了,他選擇投靠我大唐也是正確之舉。” “好,好手段,哈哈哈哈,紀王殿下果然好手段,不愧是大唐有史以來最有才華的親王,外臣佩服。 不過我高句麗存在數百年,也不是那麼容易被打敗的,當年隋煬帝百萬雄兵三征高麗而不得。 以後也不會有人會成功,我們拭目以待。” 說完高句麗正使拱了拱手,轉身向著外麵走去。 “哎呀,還有一件事沒做完呢。” 看著高句麗的正使走了,李慎突然想了起來,他還沒要正使的證詞呢,不過想想可能也要不來。 不過外麵不還有個主犯呢麼? 李慎立刻站起身向著外麵走去。 “紀王殿下。”謀士趕緊跟上,卻被石頭攔了下來。 李慎站住腳回頭對著謀士說道: “你放心,王長史答應你的事情我紀王府絕不會抵賴,而且你的家人已經派人去接了,肯定比你們正使傳遞消息快,你就不要擔心了。 你隻要在陛下麵前實話實說就好,你的任務就完成了,到時候你就可以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 說完李慎走出前廳。 謀士還想要追上去再說些什麼,又被石頭攔了下來。 “你放心,王爺說的話一定會兌現的。” “小人隻是想要侍奉紀王殿下左右,為紀王” “不用了,你還不夠資格。” 還沒等謀士說完,石頭冷著臉說道,他們家王爺是什麼人都能夠有資格伺候的麼? 自己可是從小就跟著王爺走南闖北才有了今天。 李慎來到外麵看到長孫渙被困了起來,嘴裡還堵著,於是上前問道: “怎麼回事?怎麼可以這麼對待長孫二郎?” “嘿嘿,王爺,他總是叫嚷,小人怕影響王爺談話,所以就” 一個小隊長嬉皮笑臉的說道。 “趕緊把嘴上的東西拿掉。”李慎沒好氣的說說了一句。 然後蹲下來對著長孫渙輕聲細語的說道: “長孫二郎啊,咱們做錯了事情,就要認,以後改正了就好,對不對。 你也不用害怕,本王會在朝堂上為你求情的,不過本王職責所在,接到了檢舉。 本王也不能裝作不知道是吧,所以你呢配合一下,在這上麵簽字畫押,我們就算結束了。” “王爺,紀王殿下,你就放我一馬好麼,我要是畫押了,我會被殺的。 看在母親的情分上,還有大嫂的情分上,你就饒了我吧。” 長孫渙淚流滿麵的哀求道。 (小常識: 根據查詢的資料,作者個人認為高句麗當時說的是扶餘話,不是朝鮮語或者韓語。 韓語應該是後期高句麗被打碎了以後,結合了扶餘,沃沮,百濟,新羅,還有滿語等眾多語言,雜交之後產生的一種四不像語。 滿語和韓語有很多同源詞。 還有中國的朝鮮族語言其實跟韓語也有不同,尤其是說話的語氣語調沒有韓語那般一驚一乍的樣子。 下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