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39章 元正過後,貞觀小閒王,悟途,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慎這是把在他爹那受的氣發泄到李治這邊了,李慎心裡想的是我弄不過你,我還弄不過你兒子? 父債子還的道理李慎還是懂的。 李慎的話頓時讓李治的臉色更加鐵青了,惡狠狠的看著李慎,他有今天完全是拜李慎所賜。 若不是因為李慎,自己現在還在慢慢壯大,可如今他什麼都沒有了。 等待他的隻有去封地,他現在之所以沒有去封地,都是因為他的病,他的癔症,所以才沒有去封地。 “老十,你不要欺人太甚,你以為你們大唐第一商會就贏定了麼?就算你們現在勝了,將來的事情誰有說的清楚, 做人還是留一點餘地的好。”李治沒忍住對著李慎說道。 這也引起了其他人的目光,尤其是李世民更是看向這邊,他知道李慎這個逆子又去撩撥李治去了。 “嗯嗯,九哥說的對,不過問鼎商會肯定是不行了,關門隻不過是時間問題。 小弟倒是有一個好的提議,小弟以個人的名義收購問鼎商會你看怎麼樣? 你不妨回去跟他們商量商量,我要整個問鼎商會,包括各地的分會房產。 這樣一來你們也能少損失一點,何樂而不為呢?”李慎恩嗯兩聲,然後一副我為你好的表情說道。 “你”李治氣的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他認為這是李慎在羞辱他, 可是李慎真的想要買下問鼎商會,他看中的是問鼎商會在各州縣的網點,還有房產。 因為李慎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需要在各地建立網點,現在有現成的豈不是省了很多麻煩。 “好了,今天元正,不要說一些沒有必要的話。”李世民及時製止。 他真怕李治和李慎打起來。 “嗬嗬,老十,你這就不對了,老九怎麼說也是你的九哥,要以和為貴。”李泰微微一笑。 “正因為他是我九哥,我才要讓他少損失一點錢,不然我才不會去收購呢。”李慎真誠的道。 “好了,今天高興,不要說一些不高興的話。”李承乾作為大哥出言製止。 李慎懂事的閉上了嘴,不再多說。 李治也一樣,不過臉色也沒有好轉,內心已經把李慎殺了一百遍。 沒一會有王德上來稟報可以用膳了。 李世民站起身領著眾人來到樓下。 入席之後歡歌笑語,大家紛紛舉杯同慶。 “老十,聽說你的大唐商會開始放貸了,而且利息很低,比朝廷的都低, 你這樣讓外麵那些放貸的怎麼活啊,朝廷也會損失不少錢財的。” 大家閒聊之際,李泰出言問道。 “還有這事?大哥,朝廷一年放貸能賺多少?”李慎故作驚訝的問道。 “不到百萬貫吧,很多都收不上來。而且下麵存在假公濟私的現象,隻不過不太好查。”李承乾如實說道。 這些李世民肯定知道,他爹都沒管,他現在也不能管。 “那算什麼順勢,四哥,你可知道我大唐第一商會今天給朝廷多少錢麼?” “多少?” “一千四百多萬貫。” “一千四百萬貫!!!”不但李泰吃驚,李承乾也有些吃驚,這筆錢他不知道。 李治眼睛都直了,李慎可真舍得啊。 三人齊刷刷的看向李世民,隻見李世民麵不改色,吃著菜,喝著酒,聽他們說話。 看到三個兒子看向自己,李世民隻是微微的點點頭,表示肯定。 “老十,你可你可”李泰頓時都不知道該怎麼形容自己想要表達的感情了。 太敗家了吧,也太狠了,一千四百萬貫啊,都給朝廷了,看這意思紀王府一點都沒留啊。 老十這到底是什麼意思?費那麼大的力氣,用了幾年時間組建的商會,竟然把賺的錢都給朝廷了, 難道老十跟陛下有什麼交易或者協定? 哥三個裡麵隻有太子李承乾知道李慎為什麼這麼做,但是他聽到一千四百萬貫的時候也忍不住心裡翻騰了一下。 老十果然厲害,懂的取舍,這麼多錢說拿出來一點都不心疼,為了朝廷真是鞠躬儘瘁。 他哪知道李慎哭了好幾天的事情。 “四哥,你說朝廷損失那點錢多不多?”李慎吃了一口菜,然後問道。 “唉,一點都不多,就算朝廷取消放貸也沒什麼。”李泰無奈的歎了一口氣。 “阿耶,民間其實有很多私自放貸的,他們利錢太高了,百姓根本就承擔不起。 皇莊以前有一家借了一點粟米,結果一年利息翻了十二翻,最終這家還不起,十幾口人全都被逼死了。 兒覺得他們很可憐,我大唐不應該有這樣的事情發生的。” 李慎沒有建議取消放貸,這樣會得罪更多的人,隻要自己的利息低這些高利貸自然就會消失。 一成的利錢李慎覺得就已經夠高了,沒有想到居然還有人說低,還有人說自己是個大善人。 不僅讓他感歎封建社會百姓的淳樸。 而且,他之所以建立起這個放貸前期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利錢,而是有彆的作用。 這頓飯吃了很長時間,等李慎回王府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 喝的醉醺醺的李慎被幾個小妾伺候沐浴更衣,再等李慎醒來時就已經是第二天了。 按照老規矩,李慎又備好了禮物,跟著陸定娘回了娘家,不過這次回娘家的時間不長, 因為陸定娘有孕在身,李慎怕她情緒波動太大不好,所以提前告訴陸爽夫妻兩人不要讓陸定娘太過激動。 元正過完,李慎的生活回到了正軌,天氣寒冷,李慎也不太出門,雖然有禁足在身,但對於李慎來說隻是想出去和不想出去的區彆。 貞觀二十二年,元正,初八,李世民寫成《帝範》十二篇賜給太子, 各篇名是《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諫》、《去讒》、《戒盈》、《崇儉》、《賞罰》、《務農》、《閱武》、《崇文》。 李世民對李承乾說:"修身治理國家的道理,都在這十二篇之中了。我一旦逝去,就沒有彆的話可說了。" 李慎聽說當時李承乾接過這十二哭的稀裡嘩啦的,好生感動。 初春開始萬物複蘇,全國人民加入複工複產的戰線,為了生活努力拚搏, 產業園也恢複了熱鬨的景象,每一次交易,都是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這場戰役最重要的貢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