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94章 商討,貞觀小閒王,悟途,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慎知道他爹是最愛惜自己名望的人,為了自己的聲譽,他爹願意做任何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 “阿耶放心,此事結束之後,兒會讓大唐日報全國發行這件事的全部過程, 包括阿耶公平公正的判決。 也好讓天下商人感受到阿耶的黃恩浩蕩。” 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 “此事以後再說,朕叫你來是想問問你還有什麼手段,就算是賠償你三百二十萬貫, 其實對於世家士族來說也並沒有多大的損失,他們人多,每人也就二十多萬貫。 就算加上上次的就是也才四十多萬貫而已。 若是他們鐵了心想要跟你的第一商會作對怎麼辦。 朕知道你已經禁止了你們商會跟他們商會的合作,不過真就怕他們在出什麼計謀化解。” “阿耶,今天過後他們已經不可能在做大做強了,阿耶你的判決就已經坐實了他們欺詐會員的事實。 天下的商人沒有傻子,他們以前為了不被盤刮不敢賺那麼多錢。 如今有我第一商會支撐了數年時間,可也一樣有欺詐的,隻不過是我們負責給追討回來了, 追討不回來的也是由我們商會賠償的。 但是如果我們不敢他們的追討,他們一定沒有這個膽子跟彆人做生意,因為他們怕被騙,他們怕像馬虎一樣。” 李慎非常肯定的對李世民說道,這既是五鬥小民的心理,怕,什麼都怕。 錢賺多了就怕彆人惦記,封建社會隨便一個地方上的小吏就能夠把你無權無勢的富商搞的家破人亡。 隨便給你安排一個罪名就可以沒收你全部家產。 為什麼李慎的第一商會會費高,擔保費高,仍然有九成以上的人加入。 其實就是一個保護費的作用,在當地設立一個分會,若是出現有人訛詐或者是想要霸占家產, 就可以找商會申請保護。 地方官你可以隨便搞老百姓,但是第一商會的分部他們不敢,老百姓他們可以殺人滅口, 但分布人死了,總部必定會派人來調查, 商會有一百多副會長,身後站著四五十個朝廷大員,都是王侯將相。 還有一個陛下寵愛的十皇子紀王作為會長,這麼大的權勢,一般的州縣官員都惹不起。 李世民也明白李慎說的是什麼意思,也知道李慎的做法都是為了朝廷。 商會的錢基本都進了國庫,所以朝廷裡那麼多宰相大儒六部的官員才會對第一商會默不作聲。 不然的話一個統領全國商賈的組織必定會被朝廷所忌憚。 “老十,這件事要儘快完結,這一個月來長安城太熱鬨了。需要平息一番。 你也有點太顯眼了,也要低調一段時間。 明年朕準備對高句麗用兵,徹底摸出這個後患。 根據探子來報,如今高寶藏和淵蓋蘇文和平共處各自發展,都在休養生息。 不能讓他們恢複過來。” 李世民話鋒一轉,談到了高句麗。 “阿耶,高句麗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他就算再怎麼休養生息也是無濟於事。 我大唐如今兵強馬壯,想要滅他們不費吹灰之力, 現在我們的國庫充裕,糧草充足,唯一差一點的就是人口,不如我們把百濟和新羅也一同拿下。 他們加起來也得有二百萬人口了吧。” 李慎對於新羅這個未來宇宙國還是一直念念不忘。 一個被打分裂出去的殘部,竟敢天天喊著他們有七千年曆史,簡直可笑至極。 李慎的執念就是占領他們,他們以後就是我五千年曆史裡的一部分。 就在此時一旁的李承乾說道: “阿耶,兒覺得攻打高句麗還是要等明年具體情況來看,如今吐蕃跟西突厥聯合,不知他們會不會趁著我們攻打高句麗對我們西北發起攻擊。 如今高句麗已經不足為懼,什麼時候想拿什麼時候就可以拿, 重點還是在西北,吐蕃和西突厥。 今年西突厥那邊對我大唐的商隊多有掠奪,嚴重的阻礙了我們去西域的道路。 兒倒是覺得明年不如給他們一點教訓為好,也好讓他們看到我大唐的威嚴。” 李世民聽後沉思了片刻,點了點頭。 “高明說的有理,是真操之過急了,對高句麗太過在意。 當務之急確實要以西北的吐蕃和西突厥為主。” 李世民難得同意一次李承乾的建議,李世民對高句麗太過執著了,原因可能就是因為隋煬帝擅攻高句麗而不得,而李世民想要證明自己。 “既然如此,那明年開始,派遣二十萬大軍輪流去西北駐守,適應當地的環境。 這次絕不放過吐蕃,必須給他們一點教訓。” 李世民下定了決心。 三人都談了一會,李慎告退離開皇宮。 這一會李慎是提心吊膽的,但結果李世民沒有一點要敲詐他的意思。 這讓李慎多少有些意外,心道他爹現在的覺悟已經這麼高了麼? 三百二十萬貫竟然絲毫都沒有心動,這跟他認識的那個老爹不一樣啊。 不過李慎也不去糾結,沒敲詐他就是李家祖墳冒青煙了,想那麼多乾什麼。 回到王府,李慎立刻讓王洪福把判決的結果傳遞了出去。 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會讓大唐第一商會的會員對商會更加有信心, 而且更加證實了問鼎商會敲詐會員的事實。 “王爺,剛剛青海道要邑那邊來了消息,是駙馬的信。”管家韋富貴過來稟報,並且拿著一封信件遞給李慎。 李慎眉頭一皺,難道是出事了?可是出事了不是應該先報給朝廷麼? 他急忙打開信件看了起來。 看了一會李慎才鬆了一口氣,原來是告訴他要邑基本完工,現在正在修繕裡麵的建築。 再有一個多月就差不多全麵完成,到時候他們這五萬都護府府兵將正式接管要邑。 請示李慎這個大都護有什麼安排,這時李慎才想起來自己還是青海道大都護,正三品呢。 “來人,把這封信送到公主府去。”裡麵除了給李慎的信,還有一封家書。 給李慎送信那是公務合情合理,周道務是一個不懂變通的人,所以他沒有單獨給李孟薑送信,而是夾在給李慎的信裡。 “王爺,有個事小人想跟王爺說。”這時王洪福又跑了回來。 “又咋啦?”李慎不耐煩的說道。 “啟稟王爺,金庫的錢放不下了。” “你說啥?” (乙流了,起來晚了,我都覺得寫得有些混亂,等病好了我在好好修改吧。 我就想知道還有沒有丙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