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蒼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六二章 雲杜城有人來投,三國重生馬孟起,夏海蒼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所以馬超權衡之下,他自然是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頂∈↗∈↗小∈↗說,..至少以自己的想法,如今還不是對付江陵的好時機啊,沒有機會,沒準己方就要敗,久攻不下,這不是什麼好現象,不是嗎。

晚上依舊是設宴,這次人可真是不少,所以郭嘉也是讓下人忙活了不短的時間,最後才忙活完。然後一頓晚宴,眾人吃得是儘歡,可以說確實也是吃好喝好了。這無論是什麼地方,跟著馬超的屬下算是知道了,隻有跟著自己主公走,那才有好吃好喝的。

當然了,除卻特彆需要在有些時候,行軍的途中,是必須要風餐露宿之外,其他的時候,隻要自己主公帶著眾人去一個地方,那地方的人就是盛情款待。是,眾人都明白,這不是宴請自己這些人,而是請自己主公,讓自己主公看,而自己這些人呢,倒是借著光了啊。

結果一夜之後,到了第二日,馬超讓眾人休息,而這個時候有士卒來報:“報主公,府門外有人求見,說是要麵見主公!”

-----------------------------------------------------

馬超一聽,是眼眉微挑,心說有兒意思啊,這自己剛到江夏,剛到這雲杜城,這便有人來投靠自己了?是來投靠己方的還是……

要是來投靠的,那可真是好,可要不是的話。這……

不過此時馬超卻是認為,這幾乎應該是來投奔的。而且自己還有種預感,自己應該是親自出去才行。所以他對士卒問道:“來人是何樣貌?”

士卒一聽自己主公所聞。便連忙形容了一下,“回主公,來人二十多歲,身長……”

馬超聽後一笑,“好了,你下去吧,我自己前去一觀!”

“諾!”

士卒心說,這可算是完事兒了,這倒是沒想到。自己主公是問了自己這麼個問題,要不是自己仔細觀察的話,還真是回答不上來呢。可不是嗎,這個士卒平時就比較細心,所以正因為這樣兒的性格,他才能回答出來馬超的問題,說是對答如流,也不為過。

-----------------------------------------------------

馬超是自己一個人出屋了,還不知道對方是誰的情況下。他當然不會叫彆人一起。至於說對方是不是什麼刺客,馬超認為這還沒可能。畢竟這刺客傻了,這不到屋中來刺殺自己,倒是跑到外麵等著自己?那確定是刺客?不是彆的什麼東西?

並且馬超確實算是“藝高人膽大”。如果真說起來,他確實還不怕刺客,甚至還就想看看刺客死士之類的。要說距離上次自己被行刺。這都過去多少年了。也真是,沒有意思。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

所以馬超也真是,他巴不得這時候出兒什麼事兒。也好讓自己看看,這太平靜了,也真是沒有什麼意思啊。

這找兒事兒做,也沒有什麼不好,不管是好事兒壞事兒,反正就都是這樣兒唄。在馬超看來,隻要有兒什麼事兒,那就能吊起來自己的胃口,而不是像如今這樣兒。

-----------------------------------------------------

而此時馬超也在府邸門口看到了前來求見他,或者更準確來說,真是來投奔他的這位。

來人確實就和士卒形容得差不多,八/九不離十了。對方年紀也就二十多歲,文士打扮,說起來年紀還不算很大,比陸遜能大個幾歲吧,這年齡上絕對是個優勢。

至於說其他的,身高肯定沒自己高,那當然了,自己用前一世的標準說起來,那都過了一米九了,對方不過就是個文士,而且南人的身高,相比之下,肯定是要比北方人矮一些的,這是水土的因素。當然對方可沒說自己是什麼地方的人,不過馬超就有種感覺,對方就是這江夏的人,雖然他沒想到江夏有什麼人才,但是為什麼卻是有這樣兒的感覺呢?

是因為自己在江夏待得時日久了,這看到江夏的本地人也都不知道千萬次了,所以……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馬超認為是一兒都沒錯。

-----------------------------------------------------

所以還沒等對方說什麼,沒給馬超見禮呢,馬超倒是嘴快先問上了:“先生應該是江夏本地人吧?”

結果就這麼一句,讓對方是眼前一亮,然後本來是要給馬超施禮,卻是直接笑著說道:“將軍果然是好眼力!不錯,在下正是這江夏鄳縣人,姓費名禕字文偉!”

馬超一聽來人的話,他也是心裡有數了,心說費禕,還真是個名人啊。看來自己這所知道的,還是有限啊,費禕是江夏的人,自己還真是,不知道啊!要不然的話,憑借自己的記憶力,總是能想起來的,不是嗎。

此時費禕給馬超見禮,“江夏費禕,見過將軍!”

馬超聽後一笑,趕緊說道:“文偉先生,請,咱們入府一敘!”

“將軍請!‘恭敬不如從命’!”

-----------------------------------------------------

費禕這人的性格,確實,比較利索。這此時他也不矯情,非常乾脆,馬超讓他進府。他就直接跟著進府了。馬超心說,行。這個性格,自己倒是挺欣賞的。

馬超帶著費禕來到了會客廳。讓其人進去,當然費禕可能在馬超之前進去嗎,因此依舊是馬超進去之後,他才進去。馬超讓其坐下說話,費禕謝過後,便坐了下來。

天底下可沒有幾個人能在馬超麵前擺譜,或者說不客氣什麼的,這事兒基本不會發生。

而馬超此時則是笑著向費禕問道:“文偉這是從鄳縣而來?”

費禕聞言也是一笑,“回將軍。這是,也不是!”

馬超一聽費禕的話,心說這文士、讀書人什麼的,都愛乾這事兒,沒事兒就賣個關子,這費禕第一次見到自己,結果也這樣兒。

馬超倒是沒懷疑過費禕什麼,這他本來就是江夏人,所以投靠自己也沒什麼。

-----------------------------------------------------

這要是還看不出來天下最後的歸屬。不是自己就是曹操,那麼他也不是費禕費文偉,諸葛亮很看重的這麼一個人了。

就說諸葛亮在《出師表》裡,就特意提到過費禕。並且可不止是一次,所以足見他對其人的重視。還有,諸葛亮臨終前。有人問他,那意思丞相之後。誰能接替您的位置,諸葛亮說得清楚。“吾死之後,可任大事者:蔣公琰其宜也!”

之後又問,那麼公琰之後呢,諸葛亮又說了,“費文偉可繼之。”

這說得不正是費禕嗎,諸葛亮那意思我之後,蔣琬能繼承我的位置,當蜀國丞相。那麼蔣琬之後能,自然就是費禕能勝任。

最後問,文偉再之後,誰能繼承,結果最後諸葛亮就不說話了,因此也確實可以說當時是沒有真正再能勝任的了。所以從這兒就不難看出來,諸葛亮對費禕其人的看重。

-----------------------------------------------------

在他看來,蔣琬能接替他,而費禕能接替蔣琬,這就是他對費禕其人的認可,要不他不會說出來這樣兒的話。也許諸葛亮在識人方麵,也不是說就從來都是正確的,但是費禕,他肯定沒看錯的就是了。因為其人是一個真正有本事的人,如果說軍事謀略這方麵,那確實是差兒,但是要當丞相,統籌全局的話,至少是沒有問題的。

因此,馬超也知道,這費禕可是個人才啊,沒想到如今卻是來投靠自己了,這可不就是好事兒嗎,還是那話,誰能嫌自己手下的人才多呢。隻能嫌少,可卻不會嫌多啊!

而馬超此時則是問道:“不知文偉此話何意,何謂‘是,也不是’啊?”

馬超知道,就算自己不這麼問,費禕也得說,但是這還是自己問一句吧,這樣兒的話,才能更好地進行下去,不是嗎?

怎麼說費禕都算是馬超看重的這麼一個人才,也是己方不可缺少的。

-----------------------------------------------------

因此對方怎麼樣兒,隻要做得不太出格,那麼馬超他肯定也不會去計較什麼的。畢竟身為幾十萬涼州軍的主公,馬超他應該有的胸襟,那確實還是沒少了的,這個是一定的。

費禕一聽,他是趕緊說道:“回將軍,在下確實是從鄳縣出來,不過之前卻是剛去了武陵,而這兩日才再次返還江夏!”

馬超聞言,他是眼眉微挑,心說這其中是有什麼隱情,而且還是自己所不知道的?看來應該是如此,所以他是再次問道:“文偉在武陵,是看到了什麼不成?”

費禕則說道:“然也!將軍,在下在武陵……”

聽了費禕的話後,馬超是不住頭,他確實是沒有想到,敢情這費禕還親自去了武陵,就是為了看看劉備那邊兒的情況。當然了,馬超認為,對方就算是認為自己要進攻劉備,可也沒想到自己馬上便到帶著大軍到這兒來了吧。

-----------------------------------------------------

結果馬超一聽,果然是這樣兒,費禕是碰巧趕上了。不過當他得知馬超已經在雲杜的時候,心裡就更加高興,畢竟這樣兒能直麵馬超的機會,可以說不是每一個來投奔涼州軍的人,都會有的待遇。而自己自認為還算是有些才乾,所以當然是不可能錯過如此的好機會,因此費禕也是有意讓馬超能看到他自己身上的長處,這樣兒的話,當然是對自己好處多於壞處了。

畢竟一個有才乾的人,沒有幾個是沒有什麼抱負的。這個事兒沒有絕對,有沒有太大誌向的,但是相對來說,肯定是少數了,這個必然。那麼大多數呢,還是很有抱負有思想的,就比如說如今的費禕,哪怕才二十多,但是他卻是想著能做出一番事業出來。當然,是跟著明主一起,不說是青史留名,但是肯定也得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兒才行啊。

這就是如今的費禕,可他沒有選擇曹操,因為他認為曹操不如馬超實力強,以後奪天下的,能一統天下的人,還得是馬超,所以最後的選擇,也不用多說了。

-----------------------------------------------------

費禕相信自己的眼光,就像也了解自己有多大的本事一樣兒。他知道自己還算是有東西,但是說起來在天下來說,還是不夠。人家比自己強的,那不太多太多了,所以自己到了涼州軍這樣兒人才濟濟的軍中,想來也是有很多需要自己學習的地方。隻有不斷進步,去充實自己,如此才能邁向更高峰。

是,也許在曹操那兒,也能如此,並且能受到重用,也許會比在涼州軍那兒更好。但是費禕認為曹操兗州軍終究是要敵不過馬超涼州軍的,所以自己也隻能是跟隨勝利者,而不是失敗者,這便是他的選擇。

還真得承認,費禕確實是有眼光,至少和很多人的看法,是不一樣兒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