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千一百章 迦葉佛祖的執念,張若塵萬古神帝,飛天魚,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隱匿陣法隱匿的是什麼?” 張若塵欲要使用真理之道的手段窺視,但,這裡沒有真理規則可以調動,於是隻能作罷。 再次觀察四方的星空。 漸漸的,張若塵臉上浮現出怪異的神色,自語道:“這是……這是《河圖》!不,應該說,《河圖》上的五十五個黑白點,是這裡星空景象的歸納總結。” 張若塵在命運神殿,第一次看到《河圖》的時候,整個人就陷入進去,似進入另一座宇宙。圖中的星空,無邊無際,每一顆星辰都按特定規律運行,藏著無儘變化。 眼前看的星空,和張若塵當時進入《河圖》意境看到的星空,其實並不完全一樣。 這裡的星空,星霧濃厚,色彩斑斕,要比《河圖》意境繁雜千倍、萬倍,也更加真實。 若仔細觀察,每一顆星辰都好像長有尾巴,由一根或數根,若隱若現的線,與星雲相連。張若塵的意識念頭強大,才能看到這些。 換做以前,根本不可能察覺。 張若塵麵容苦澀,嘲諷般的笑了起來:“《河圖》,《河圖》,難怪叫《河圖》,原來這才是根本的運行規則,每一顆星辰都與一條河相連,這不就是三途河嗎?若三途河是冥祖創造出來,《河圖》不就是冥祖的道?” 張若塵的無極神道,五行之後的變化,就是參考《河圖》和《洛書》衍變出來。 《洛書》是媧皇所創,其偉大,自是不用說。 《河圖》既然源自冥祖,張若塵又怎麼斬得斷與祂的聯係? 張若塵沿星空中一根根虛線,向虛線彙聚的方向行去,想要找到“河”的儘頭。 在路上,張若塵看到了一角星圖,與刻在星桓天地底天尊殿中的“不死法咒”一模一樣。 原來星桓天尊尋找的長生不死法,九死異天皇和當年大魔神修煉的都隻是《河圖》的一角。 《河圖》太簡化,很難有人可以領悟出道法。 “不死咒法”又太殘缺。 好在,“不死咒法”足夠詳細,九死異天皇和大魔神都通過它,活了九世,參悟出許多神通術法。 就連星桓天尊得到“不死咒法”,都創出千星連珠的絕世神通。 不知過去了多久,張若塵終於看到星空中所有“河”的儘頭。 那裡,果然如當年紀梵心所說,有冥古時期的天地規則。 古老而特殊的天地規則,與漆黑的冥霧彙聚在一起,既是所有“河”的儘頭,也是空間的儘頭。 張若塵站在黑壓壓的冥霧前方,哪怕沒有肉身,都感受到陰寒,心中暗暗思考,要不要繼續向前。 冥霧絕對危險,大概率是冥祖所留,說不定蘊含詛咒之力,意識體肯定扛不住。 “冥祖應該在這裡待過很長一段時間,這些,隻是殘留之氣。或許,當年那一戰後,祂便藏於此處養傷。” “許多疑問已經有了答案,沒必要繼續冒險。” 張若塵後退一步,正欲離開。 “吽!” 一道梵音,從冥霧深處傳來,似洪鐘大呂。 吽,為佛門六字真言之一。 張若塵回頭看去。 隻見,黑壓壓的冥霧散開,顯露出前方的天地。 前方的星空,竟是缺了一塊。 缺口很不規則,就像被人敲掉的一般。 雖然缺口後方漆黑到極致,看不見任何東西,但張若塵一直找的那幅畫,卻出現在了眼前。 這幅畫,散發淡淡金光,又與星空中的星雲相融,蘊含古老而悠遠的佛蘊。 畫,部分在星空中,部分飄浮在缺口處。 就像一張畫紙,將缺口補上。 “是迦葉佛祖的氣息。”張若塵若是肉身在此,一定已經熱淚盈眶。 他終於解開了所有真相! 毫無疑問,這裡根本不是另一片宇宙,也不是什麼獨立星空,而是在虛鼎的內部。 先前那道石門,就是鼎口。 現在所在的位置,是鼎的底部。 眼前的星空缺口,如果張若塵沒有猜錯,就是被打落的逆神碑物質。 所有的星空,皆是虛鼎內壁。 張若塵沒有進入奇域前,感應到的熟悉氣息,應該就是與逆神碑同源的氣息。 上一次來到這裡,沒有發現這一點,純粹是因為冥祖或者屍魘使用了手段,掩蓋了虛鼎的本質。 也因為,那個時候,他修為太低。 毫無疑問,這裡的隱匿陣法銘紋,就是在掩蓋這一切。 若非梵音響起,冥霧退散,就算以張若塵意念體的強大,依舊發現不了真相。 “我早該猜到才對,能夠隱藏在奇域中,而不被毀掉,除了虛無之鼎,還有什麼可以做到?彆的物質,哪怕始祖,也承受不住。彆的九鼎,也早被奇點爆發的能量衝擊得飛了出去,或者支離破碎。” “原來,我早就進入過虛鼎!隻要銘紋強到一定地步,虛鼎也無法磨滅,冥祖真是可怕。” 張若塵看著眼前的畫,一時百感交集。 正是傳說中的《白石點化圖》。 關於此圖,佛門有太多傳說和典故。 有的說,迦葉佛祖坐在白石之上,點化眾生;有的說,迦葉佛祖是點化一塊白石,助其得道。 其實張若塵早有猜測,天魔、第二儒祖、大尊尋找的可能是《白石點化圖》,所以才將石磯娘娘視為最大的懷疑對象。 現在他才明白,所有的傳言都不對。 所謂的《白石點化圖》,乃是烙印在虛無之鼎上的佛祖圖像。而虛無之鼎,就是一隻白石鼎,而非傳說中的青銅鼎。 圖上。 迦葉佛祖坐在星空中所有“河”的終點河段之畔,身披袈裟,雙手合十,似在講經。張若塵看不出是不是傳說中的白骨之態,隻能看見一團神聖光影。 河水中,飄浮著一朵蓮花。 看不出是什麼蓮花,隻能看見蓮花的大概形態,極為模糊。 “第三日開悟,第十日得道,第十六日月缺冥生。陰晴圓缺,皆是定數。善惡一念,終究難度。” “於是,采世間妄念為虛魂,以起源之泥鑄其身,取自我之魂作畫,鑄化虛神鼎以鎮三途。貧僧以餘生壽元,發下宏願,我佛不滅,虛鼎永存。” 一列列佛祖梵文,與星空中的畫相得益彰,永恒不滅。 所謂“起源之泥”,便是天地初開後,誕生出來的第一堆土屬性物質。 這一堆物質,是從虛無中誕生出來,自然蘊含虛無的屬性。 也隻有這樣的物質,可以鑄虛無之鼎。 張若塵哪還不明白其中因果? 當年應該是迦葉佛祖,點化了那一株蓮,使其通了人性,懂得了修煉。但不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麼事,那一株蓮在善惡之間,選擇了後者。 很有可能與三途河有關,與長生不死有關。 迦葉佛祖欲要度化祂,以失敗告終。甚至可能想要除掉祂,但祂已成長到迦葉佛祖也無可奈何的地步。 迦葉佛祖采人間六欲,煉製摩尼珠,是為了壓製祂。 最後,選擇了鑄煉虛鼎,以虛鼎鎮壓三途河。 而他以自身的始祖神魂作畫,以所有壽元發下宏願,顯然是預見了未來,所以,為後世修士留下線索。 此圖,既是在警醒後世,也是一幅罪己圖。 因為一切的源頭,一切的錯,都是他釀成。 張若塵甚至懷疑,不動明王大尊當年已經知道了一鱗半爪,所以才讓須彌聖僧前往海石星塢,尋找永恒之花,以做宿命鏡的器靈,欲要借助命運的力量,窺視過去和未來。 在過去和未來,尋找答案。 可惜,大尊知道的應該並不多,須彌聖僧找到的也隻是代表“時間”的七十二品蓮和代表“空間”的混沌蓮。 命運,又怎麼能窺視冥祖? 命祖都做不到。 大尊自然也以失敗告終。 “冥祖看來也並非無所不能,至少祂沒能磨滅迦葉佛祖留下的這幅畫,也沒能毀掉虛鼎。” 冥祖肯定不止一次,欲要磨滅《白石點化圖》,將自己的過去徹底斬去。 正是如此,這幅畫才極為模糊。 但這幅畫,乃是迦葉佛祖以自身神魂畫成,等於是獻祭了自己。無儘歲月過去,冥祖也沒能磨滅。 由此可見,迦葉佛祖生前是何等強大,神魂意誌在整個宇宙曆史上,可能都數一數二。 “逆神碑這塊缺口,應該早就脫落,是冥祖自己打碎的,是想毀掉《白石點化圖》。但祂發現,哪怕將虛鼎打落一塊,畫依舊不滅。” “布置隱匿陣法銘紋,以自身的道覆蓋鼎壁,也隻是在掩蓋這一切。” “或許,我去太初修煉一品神道的時候,迦葉佛祖就洞悉了我的存在,所以我來到這裡,梵音乍響,《白石點化圖》自動顯現。” “不對,這裡麵有一個大問題!” 張若塵突然想到了什麼,自語道:“冥祖何等強大的存在,隻是傳出道法的一角,就能讓大魔神修煉到始祖境。祂何必懼怕一幅畫?為什麼要千方百計抹去它,隱藏它,毀掉它?” 在張若塵看來,冥祖應該無所畏懼才對。 或許隻有天地毀滅的大量劫,才能讓祂動容。 除非這幅畫上,隱藏有讓祂害怕的秘密。 張若塵再次向虛空中的畫看去,發現了一處古怪之處。 迦葉佛祖的身後,是一座城關。 畫上有城關,本不奇怪。 但若是這幅畫,是一位始祖獻祭了自己神魂和壽元畫出來,那麼畫上的任何東西,都不可能無用。 “碧落關!為何會是遠在邊荒的碧落關?” 就在剛才,整幅畫都閃爍了一下,張若塵看清了城關上的三個字。 緊接著,整幅畫像是耗儘一切能量,燃燒起來,化為一粒粒金色光雨,飛向張若塵的意念體。 每一粒金色光雨落下,張若塵的意念體,都更凝實一分。 碧落關,是一個極其遙遠的地方,隻有頂尖神靈,才大概能知道它的存在。 所謂“上窮碧落下黃泉”,便是點明了碧落關的位置。 宇宙中,是沒有方向的,沒有上下左右。 之所以有“東方宇宙”、“南方宇宙”、“北方宇宙”、“西方宇宙”的說法,而沒有“上方宇宙”和“下方宇宙”的說法,是因為整個天庭宇宙是一個扁平的結構。 有厚度,極其之厚,以光年計算,神靈難渡。 但與天庭宇宙的南北跨度和東西跨度相比,厚度則隻有十分之二三。 至於地獄界宇宙的黃泉星河,則是如同一條長長的河流,河中星辰和大世界數之不儘,如同沙粒。 為何提到碧落關,又有了上下之分? 是因為,宇宙中絕大多數“懸空大陸”形態的大世界,都是一個朝向。朝上的方向,就被定義為了上。 碧落關,就像一座孤懸海外的小島,在地獄界上方的某個位置,早已出了黃泉星河,極其遙遠,堪稱邊荒。 一百個去尋找碧落關的神靈,可能隻有一兩個可以到達。 這樣一個偏僻,且沒有特點的小地方,之所以能夠讓人知曉。 是因為閻羅族的一則傳說。 傳說,生死老人就是在碧落關,鑄煉成《生死薄》。 張若塵會知道這個極其小眾的地方,乃是因為,當年查碧落子資料的時候,查了一些奇怪的東西,其中提到了碧落關。 似乎,他就是在碧落關創出了碧落之道。 至於當初以他微末的修為,是怎麼去到碧落關,則是不得而知。 直到後來,張若塵詢問明帝關於“造化神鐵”的來源,心中才有了一個大概的猜測,或許當年碧落子是追隨大尊,一起去到了碧落關。 大尊做事,一貫不拘一格,無論修為多麼低微的人都能與他做朋友,一起同行,一起談笑風生。 造化神鐵,是大尊交給須彌聖僧,須彌聖僧又以他的方式傳給了明帝。 造化神鐵分生死兩種屬性,鑄成的“沉淵”,是生劍,可融煉天下戰兵,以止戈。 鑄成的“滴血”,是死劍,吸天下生靈之血。 沉淵和滴血的品級,從微末開始,一直在不斷變強,像是沒有上限。 本來張若塵對碧落關就頗有興趣,若不是太過遙遠,若不是太過耗費時間,若不是太難尋找,他早就去了! 現在,看到迦葉佛祖留下的這幅圖,更加堅定了他必須去一趟碧落關的信念。 “不好,《白石點化圖》消散,冥祖會不會有所察覺?” 張若塵知道,這裡是奇域,是虛鼎內部,與外界完全隔絕,沒有任何天地規則來往,冥祖就算再強大,也不可能感知到這裡的變化。 再說,他隻是一道意念體,來過,也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但為了安全起見,張若塵還是第一時間離開。 接下來,他便要去取地鼎了,也是這場假死豪賭最重要的一環。 賭人。 賭兩個人。 其中一個,就是黑暗尊主。 因為張若塵去見石嘰娘娘之前,就與黑暗尊主達成交易。否則,黑暗尊主怎麼可能那麼巧出現在琉璃神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