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帝朝見聞
公孫義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4章 帝朝見聞,從道兵開始的都天靈官路,公孫義從,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54章帝朝見聞 武庸三人以三昧神風驅金雲妙法,直入帝境之中,帝境在東,以一千三百世界聯袂一體,為大夏最富庶之所。 然而此刻這座大世卻是濱野之間硝煙四起,上境的廝殺之下,這東境邊緣的諸界大體破碎,隻有在更深處,築起了一道道屯戍的烽火長城,遍地的焦土與深裂峽穀,依稀可見過去的影子。 此方天穹隻有幾尊大聖,零星的嗣王在遊蕩,似乎倒並未對這東境有太多的大軍壓境。 反而皆是大聖與上尊連挑那夏帝與諸王侯…… 武庸星瞳之中,似星河般的光華流轉,穿透十餘座小世界遠眺天際,那東境之外的戰鬥還在持續,三尊上境的交手,恐怖的餘波四散,動輒百萬裡天地傾覆,一座座小世界為之破滅。 這三尊上境每一名都不遜色當初的薑祖與帝江,大夏帝朝的帝,荒域最負盛名的神。 當年蓐收與饕餮合力,惜敗於夏帝-宓胤之手,而如今,荒域金神-蓐收卷土重來,攜那位上境九鳳再伐大夏。 百萬裡虛空中,宓皇禦帝車而持天子劍,六龍回日盤旋在側,帝車化形作麒麟狀。地皇丶人皇二經化作真意顯化駐世,身側千裡虛空顯化經緯,上有日月星辰,下生山川河流,天地規律,萬物生長,皆在其中。 金神-蓐收為一名俊而威儀的男子,單手反托一尊六尺金斧,一條青蛇盤於袖中,化袖裡青龍之相,眉心一道豎瞳,其中醞釀著足以破滅時空,湮殺萬物的力量,其身鋒芒儘斂,隻有眉心一點金芒,訴諸著這天刑滅世之力。 再位於蓐收之側的高挑女子,通體黑裙裝扮,隻修長的指尖之上縈繞著幽幽紫炎,額間一縷青絲似是為那帝劍斬落,整體顯得有些不太協調,卻是麵色冷厲至極。 三人亦是同時察覺到了另一股氣息,遠高於尋常仙聖,似寒鐵丶金石般的無情冰冷之氣息。 那是足以令上境動容的存在! 「哼哼,宓胤,你隻管放心,那九州之人,此番隻怕是會幫你好好看著那帝城的。」 「隻是,仙庭想要的,恐怕也是一個沒有了宓皇的大夏,對嗎?」 蓐收指節微叩,打趣道。 這座帝朝果真是難以攻打,統合萬載的武道帝朝,固若金湯,若非祖神諭令,他是不可能會這般肆意開啟這般大戰的。 而他等此番的唯一目的,便是送那尊夏帝宓皇入滅,三千大界再是如何,反倒成了次要。 強如荒域,縱橫混沌數萬載,也絕對沒有一口氣吃下大夏的實力。 更何況此刻,饕餮也栽了! 這般看來,有仙庭插手,大夏踞有地利,而他荒域又是遠伐,隻怕用不了多久便會打成一場爛帳,屆時,即使打廢了三千大界,荒域諸聖隻怕也是所剩無幾了。 這卻是一個異常棘手的問題! 祖神可不管你諸聖氏族如何?後果如何,凡她所下諭令,皆有用意,且必得成真。 當初禹餘境亦是七八位仙人,為了祖神的諭令,為了拿下那仙道的「道果」,荒域亦是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 祖神的一切諭令皆是超然的。 縱蓐收身為荒域第一尊神,亦是無法。 「多說無益,戰!」 那黑裙女子更是冷哼一聲,指尖挑起一道紫炎揮舞,那幽火一甩,立時膨脹而起,化作一道覆蓋萬裡的幽炎天河,在隨著九鳳大尊一點,整座長河便化作一道紫炎光柱,轟然炸向那片經天緯地,萬物生息的人皇大世。 兩道恐怖的能量剛剛觸及,下一瞬,九鳳便藕臂一甩,無儘紫炎爆燃,化作若離子態的炎翼,雙足亦是幽炎纏繞,蓄勢猛突,霎時間便化作了一道紫光,轟然貫穿天地,無視了時空距離,一擊洞穿那人皇大世之虛影,連帶著那夏帝似炮彈一般崩飛出去,徑直洞穿了整座世界。 隻見炫目的紫光突閃,下方整座大界因此而貫穿,那澤重的陸土當即便四分五裂,萬裡虛空,哄然破碎,萬物為之摧毀,隻餘幾片凋零的陸土,緩緩的沉入暴動的地火風水之中。 而在武庸星瞳尋覓了許久之後,終在七十萬裡之外的虛無之中,見到了二人,宓皇反手橫劍,擋在身前,而那九鳳大尊的紫炎鳳爪正是橫擊在那天子劍身之上。 此刻二人交手化作了角力,沒有真形丶沒有道意,沒有異像,隻有一劍一爪,蘊含著破碎時空的力量,連空間坍塌的虛無之地,亦是開始發生扭曲,那顯化在外的萬道道痕都因此角力而發生泯滅。 轟…… 二人角力數息,最終在那畢力一擊後各自分開,又是身形一轉,二人又閃爍到了百萬裡之外,九鳳紫炎化出九尊鳳首,九尊鳳首悍然貫擊之下,這片虛空亦是被破碎開來,與那宓皇又是【哐哐】九擊,連帶著這前後兩片戰場的餘波同時爆炸相撞,又不知湮滅了多少世界。 武修玄帝一劍橫世可開天地,武道真身位格堪比一方大界,舉手之間星辰隕落,大陸傾塌,虛空為之不存;九鳳大尊紫炎繚繞,似幻獸無定,爪牙鋒銳,動輒撕裂虛空,橫滅諸世。 二者每每廝殺,須臾間便轉戰百萬裡,不知有多少世界因二人崩塌,神魔丶武修為之而湮滅。 戰至最酣時,高調冷禦的九鳳大尊紫炎繚繞,攻至最先,蓐收持斧緊隨其後,那湮殺神光足以破滅一切,如同掛在那宓皇頭頂的一把利刃,天刑金斧亦是傾力斬擊便能裂開世界,二位大尊一前一後,縱宓皇自稱是可望至境,亦是難捱,甚至隱有創傷。 那九鳳可不是饕餮那般的蠢笨凶物,她是馴服了血脈,幽炎如意,能化妖仙丶能作幻獸的驚豔之才,與蓐收助臂,已經殺死了兩尊王者丶四名天人諸侯了。 九鳳,這是荒域中,新生代中的王,被譽為最有希望能突破後天束縛的尊神,亦是那位祖神最寵愛的「明珠」之一。 亦是此戰以來,諸王侯最恐懼之尊神。 因她,東境中的王侯如今僅存五尊,尚不如北境,這亦是無法增援北境之故…… 宓皇與那兩名大尊廝殺不絕,武庸隻駐足在東境邊野漠然眺望了整整一日一夜,便觀上境諸法,及至三人打到再也消失不見,這才收回目光。 眺望著遠處零星的幾位大聖與王侯的戰鬥,武庸三人亦是直入東境深處,下方烽火長城之上竟已經無人出來阻攔了。 「這帝境,已經比北境還要凋零了嗎?」 武庸望著這片冷清的世界群,疑惑出言。 縱使那兩位神魔尊神足夠恐怖,但宓皇似乎仍舊能應對,可那宓皇連個幫手都沒有嗎?五帝各脈可是有五尊王者的啊! 「老爺您也是想多了,傳聞不是有幾位王侯去了三天,北境那兒湊齊了八九名諸侯,加上……喏,稷侯,要是東境還有這般多王侯。」 「恐怕現在就不是荒域圍攻三千大界,而是被反推到混沌中了。」 九靈翻了個白眼,憋不住出言道。 雖然後天神魔丶武道玄修兩方道統修行的道路都比仙道要簡單丶純粹上一些,突破的難度不至於那般高,但也不是路邊的大白菜啊。 鎮海王那般人物,大夏有一個兩個就頂天了,諸王侯最多也就二十尊出頭。 他倒是覺得玄尊有些高看大夏了。 「或是損傷極為嚴重吧?」 「荒域的神魔大聖亦是如此,凋零至極。」 稷侯搖頭苦笑道,雙方各有巔峰的上境所在,尋常天人大聖隨手便因其而隕落。 上境交手的戰場,連世界都是連綿著崩壞,凋零才是常態。 及至眾人穿過數座世界,來到一圈浩瀚大界時,這才發覺有一道天塹橫在眼前,那是一道近千丈高連綿無際的城牆。 其上四轉乃至半仙的氣機多若繁星,一座座高峰般的山弩滿載,武道長城上密密麻麻丶近百丈長的猙獰弩矢瞄準著三人,其上滿是奇奇怪怪的銘文,竟令武庸三人都倍感寒意。 「看來,這裡才是帝境真正分界線。」 回想一番也是,那宓皇與二尊這般戰鬥,也不可能是在帝境門口交戰,看來,那是拒敵於外了。 無錯版本在讀!本小說。 三人對視一眼,這才恍然,同時再聽到那長城上的詢問丶口令…… 未多時,一尊五色流光便衝天而起,僅僅十餘個呼吸,便落在了三人身前。 「仙主丶稷侯丶大聖。」 「在下皇甫璃,見過諸位。」 五色光華散儘,那是一尊衣著華貴的男子,此番頭戴蓮冠,身著五色雲錦,笑對諸君。 東王-皇甫璃。 東王一脈乃是是宓氏親眷,久有聯姻,也是唯一一位除了白帝摘天雲手以外,還有一道五帝華蓋傳承的王族。 隻是老東王恰恰是坐化於數百載前,現任東王-皇甫璃尚且稚嫩,隻是與不久前突破天人,與那鯤鵬大聖都強不了多少。 武道玄修便是如此,哪怕身修至武道真身,仿若一方世界,亦是難成不朽,可世界都會凋零,何況肉體呢? 天人滿壽也不過數萬,加之曆經久戰若有暗創,更是難計…… 這皇甫璃當初與武庸亦是險些結下因果,當時親眼所見武庸觀摩日月星三光,勾連星辰古史之造化而成仙道,這才多久的時光? 逆伐上境嗎? 這位少年東王眸底隱含著一絲複雜難耐之意,麵上卻是含笑,遠迎武庸三人而入帝境。 帝境與北境那八百大界練兵秣馬的的氣氛截然不同,或許是帝境旁那座無垠的長城,或許是對帝的絕對信任,帝境諸界中仍舊是歌舞升平。 諸界子民亦是不受任何影響,平日裡如何現在亦是如何,恍然一片盛世之景,百業發達,渾然就是一片武道聖地當然,也並未隱瞞了外界的戰爭,不少世界中便安置了從外圍世界退下來的軍民。 或許,諸界無恙,才是對諸戰團丶對帝朝最大的支持? 東王引三人離開了那座宏偉的長城,橫穿二十餘座世界,來到了中心帝城之中,他要好生迎接武庸,同時一路宣揚著那上境首殺,仙庭支援,覆滅荒域,指日可待。 這般手段,倒讓武庸眉頭一挑,既驚歎於這家夥真能吹,也震驚於周遭的諸般叫好之聲。 幾人乘輿輦入帝城,似乎是已經清了一次場,無了販夫走卒,但在旁的書生丶小姐,世家弟子丶遊俠兒絡繹不絕,一一讚言,甚至奉上香草丶名花丶香囊丶美酒等等,以迎武庸…… 這卻是,令武庸心頭驚歎,仿佛來到了傳說中的盛世長安街頭! 惜北境邊陲諸將舍生忘死以求保境安民,帝境邊陲整軍以待,夏帝親戰於千萬裡外,此中諸民方得以如此安寧。 武庸等人入帝城,夏帝征戰在外而未歸,諸王侯皆在帝境長城邊陲,此刻隻有稷侯丶東王暫且陪侍武庸,而幾近半仙氣機的監國太子遠迎至城外。 恰至帝宮之時,稷侯便承上仙庭函書與北王疏,前者倒是還好,後者便不是帝朝太子能隨意決定之事了,《人皇經》乃是宓氏一脈的諸修帝經。 隻有些許極親近的王公貴臣才得以相授其中的片角,可這仙庭的仙主,他終究是外人…… 「不瞞仙主,以仙主跨無垠混沌來援,為我大夏望死而戰,《人皇經》與《地皇經》不同,此事關乎我皇族根本,此中有可授之本,有不可之秘傳,仙主求得是百草造化丶治民禦天,還是四時諸氣?」 「此事孤尚且做不得主,須得待父皇歸來定奪。」 那帝冕太子緩緩謝卻,卻是應不下此事。 然還未待武庸蹙眉,下一瞬,這太子卻是又話鋒轉接道: 「仙主求的是仙道,地皇觀天地而得太易丶河圖,後人又從中得天子望氣術……」 「孤許諾仙主可入稷下學宮,地皇三經取其二如何?」 地皇經乃是古祖羲皇所留,於仙道而言,絕對是比人皇經寶貴十倍不止。 可武庸所需的也不過是那百草經義,完善他在造化一道的缺陷,他的斡旋造化,九轉複返,號天鉛,重不朽,著永固,為天地無機大道……對草木之機,生靈造化,底蘊太淺。 斡旋造化,一曰創生世紀,一曰造化生靈,雖殊途同歸,可二者各有偏頗,武庸顯然便是極端的偏於前者。 可事已至此,也隻能待夏帝歸來再言,畢竟,他也不可能直接劫了大夏帝城。 百草造化應當隻是人皇經中不甚重要的部分,應當不是問題,隻是於彼為野草丶於我為仙葩罷了。 倒是那與周天星辰相輝映的《河圖》與借用天地經緯諸氣《天子望氣術》似乎也能觸類旁通…… 仙道真傳,不聚百家經典,掌諸道要義,何敢稱為一道壓萬道丶一法生萬法的無上仙真?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