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神仙道
公孫義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5章 神仙道,從道兵開始的都天靈官路,公孫義從,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75章神仙道 「當的是北都州已下,那尊神魔自覺已不可挽回,自行退走了!」 武庸將青陽子三人自酆都幽遊放出,與扶搖群真同乘蓮華仙艦,恰此時北都上州已破,諸州的荒域援軍見狀亦是一齊退走,隻餘眾人對坐在仙艦中。 見得這指玄大靈官救下三人,一人獨鬥神魔竟毫發無損,三陽宮的幾位當即是心服口服,執上禮以敬。 「那都西諸王,被拘束入了我這寶葫蘆中,但其中有些道理卻不好擅動,還得兩位仙主作主張。」 這都西李氏與荒域的祖血世家關係匪淺,眼下荒域大軍將至,那中都丶東都丶南都三上州聯袂一體,忽遠忽近,若是都西無了,他等怕是立時就倒戈相擊。 若是留著這李氏,回去兩相訴狀,反倒有益! 畢竟像是這般的王境,一尊半仙出手,反掌即滅,而要是放其回去與其他三州相爭,恐怕那…… 稍加思索,武庸便對三人微微提起,如此,也隻是換來了三人的默然。 畢竟都西李氏可是數次附屬雲界的滅界大戰發起者,數尊元神道統亡於其手,但,與整座禹餘天比起來,他也就不算什麽了。 諸君相言一番,各自相辭,很快,殿中便隻餘武庸與群真在此。 翻出玉令,幻化陣圖,武庸在以神念溝通那遊仙台虛影,見扶搖道軍名下的道功已累計六萬餘,輔佐清微仙主拿下神魔六羽有大功一件。 當即便是又換了一道仙機,此為武庸手上換取的第四道仙機,遊台中如今已是共被換走三十餘道仙機了,可見似破界丶屠神丶奪州丶內部這般的功勞已經有三十多起了。 「我扶搖道軍中,再換得昆侖靈機四百道,諸君有功,足以供功兌其靈機,辟長生之偉業。」 「眼下,那神魔道統當是不會再有出格攻伐之舉。」 「血神子,趙貞,你二人底蘊已至,以所處的昆侖靈機確是當可突破了。」 「蓮華仙艦殺伐雖堪比頂級天宮,但沒有數尊元神卻是難以禦使。」 「接下來的大戰,恐怕荒域的遠徵兵馬便要與我等對上了。」 將那四百道靈機儘數分予諸修,武庸眼神都是不眨,叮囑道。 如今鏖戰數場下來,這後天神魔之道的底細也摸了出來,實在不甚高明,其長於軍陣,不識天機,少變化,與大道相悖,雖數倍之眾,才能成勢。 在此大世,他已獨占四道仙機,卻是沒有再把心思放在這駐守的禹餘境雜血神魔身上。 包括諸族的渡劫大真君丶乃至半仙,此時都在等待著那荒域純血神魔的到來。 這不僅僅是一次遠助三天古界,更是九州大世與荒域諸世在這西與南極混沌的首次交鋒,一者為行霸道丶宣人道丶順天道的道國仙庭,一者為橫推混沌丶統禦一切的原始神魔之鄉。 接下來的交鋒,武庸可不想做一枚那陪襯的綠葉啊! 將靈機分下,與諸修相囑,鏖戰了一年多,這四百道靈機至少能出兩位元神,甚至那金風子丶蠍子精都有極大地希望。 而他卻是沉迷進了那兩道神祇朝聖之祭法,朝聖天神太一,以獲權,再拜大地之神泰山府君丶得賜柄,以此柄權分劃神魂,化作無儘神靈入駐周天大竅,神靈成而為明,是為神明靈! 此乃先天神祇之道,證得便是天地朽我不朽丶天地滅而我獨存的亙古神軀。 而周天竅穴中神明之靈,為神力丶為權柄丶為神威丶為神諭,凡權柄所在,神力尚存,其無處不在丶無所不在! 那先天神祇與先天仙道怎樣的統籌,才能算作趨向於完美的神仙道,而不是單純的仙神二道同修呢? 武庸打開玉瓶,將一道玄之又玄的仙機攝入道體,以求一道靈光閃現。 第一道仙機,武庸道體仙身再度完善,人身極致,四萬八千大竅忽然散亂重組,竅者,生機也,竅變,而生命本質一開始改變,再度重組之後,斡旋造化自發而動,武庸全程似是處在了一個被動的視角。 直至道體仙身達到了「人」的極致,九萬六千竅! 天生十萬八千竅者,為鬥姆元君,北鬥第一尊天神,其蘊養萬神,有紫薇丶勾陳丶北鬥星君…… 人的最極致便是九萬六千竅,以九大祖竅為中心,化身九座內宇宙! 一道不成,冥冥之中成了道基,卻未得神仙真傳。 第二道仙機,洞徹神明靈之本質,武庸魂消魄散,散落九萬六千大竅,化作無儘神靈。 那一瞬間七方神君自七神天中躍出,落到在了這片玄黃世界之裡,他等隻覺萬物凋零丶天地同悲,眸中酸楚之感不住的湧上來。 他等隻發覺此方世界天有無儘星辰,天有日與月,大日難視,陰月微微有些殘缺,像是一顆殘破的古星般,大地上有草木生發丶有河流湧動,有山脈橫世。????其眸為日月,身軀為山川大地,神竅為無儘星辰,呼吸化作雷霆與大風…… 他無處不在! 過了不知曉有多長的時間,草木枯萎,星鬥無光,滄海桑田,萬世之變猶如大夢千古儘歸於一瞬,玄黃洞天驀的陷入了長久的黑暗之中,直至武庸睜目為晝,玄黃洞天還是那個洞天,所有的一切就像是曆經了一場大場。 而武庸,他已無魂丶他已無魄丶他已無法力,萬物皆化為無處不在的靈,他便是神明而靈! 第三道仙機盤旋著落入了武庸身軀中,玄黃洞天中天鉛四氣流轉,每轉一界便繞仙身一周,連轉十二萬九千六百周,滌洗天鉛身軀化作仙軀,整座玄黃洞天渾圓如雞子,無儘道韻流轉,歸於武庸丹田,形如仙丹一枚。 何為神仙大道?神明而靈,道體仙身。 第三道仙機勾動了「武庸」命格的最深處,那是一座浩瀚的世界,那是九州! 相隔無儘的距離,氣道天仙,上仙姬祖獨坐在姬水河畔,遠眺著昆侖之下。 「遙遠的地方,又有人成就半仙了嗎?」 輕歎一聲,姬祖也有些後悔沒有跟著去那方名為「三天」的世界,其一生奉行護庭丶護道,為九州計,怎得對道庭的諸多後輩放得下心呢? 「姬茯,你領上幾人持我妙道音竹,跟著去三天看看吧。」 「我放不下心!」 此時的姬祖隻有在最寵愛的子嗣麵前,才收起了那一份威嚴,猶如平常的家中長輩,露出了那緊鎖的眉頭,訴述他的擔憂。 而下方坐在蓮葉上的窈窕女子聞言,立時站起身來,接過那根仙竹,也便是姬祖的承道仙器-妙音竹,躬身一禮,領命而去…… 第三道仙機,牽動了武庸的命格,九州的天心,此為九州賜福,為半仙位業! 盤坐在玄黃洞天中的武庸當即有感,任由一道親切暖煦的賜福入了眉心,神靈仙身之中再多了道初始印記,將其本源與底蘊猛然拔高了一截。 「庸,拜謝九州,生吾養吾之天地!」 武庸正立玄黃,朝著九州的方向深深一鞠。 可這仍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的是前路,他想要的是僅僅是一縷靈光,能讓他完成從後天凡人修持到先天仙道-神仙大道的的完整體係的一縷靈光。 沉重的掏出來了最後一道仙機,武庸不假思索的就將其煉化入了體內。 下一瞬,他時而麵色大變丶時而歡愉丶時而警惕丶時而擔憂丶時而喜悅丶時而興奮,其臉上諸般變化曆經了良久,最終,歸於平靜。 「神仙道者,先天之仙道。」 「原為先天生靈所修,達者,號為神仙,掌有天地之權丶敕令大道之理。」 「同樣分為四轉。」 「一轉練氣,凝練根基,此為萬法之源頭。」 「二轉為紫府道基之修持」 「三轉則是性命相交,其性為靈,當觀想先天神靈,若天神太一丶昆侖金母丶祝融氏丶女媧氏丶祝融氏丶以及指玄靈官……其神以先天神祇為景,日日朝聖,方得始終。」 「其命者,有地仙道-內宇宙之法丶有金丹道-天符還丹之法,有練氣道-先天祖氣之法,有丹鼎道-氣海種靈根之法,所謂逆後天為先天,得一道先天之本精矣。」 「四轉者,不修元神,而證靈神道體,二者渡劫,性命雙交,是為神明而靈,道體晉仙身,是為駐世謫仙矣……」 「即五轉,立證神仙,萬劫難損,亙古長存!」 完整的的神仙道,終得出世。 其為道兵法丶仙道丶神道三者合一,倒果尋因,多番推敲,終是得成。 隻是,武庸突然想到,自家似乎是走了一道極大的彎路! 既然神仙道的四轉是要證道體仙身,他尤記得,自家就是上古三十六仙身丶七十二道體中的,扶搖(乾坤)道體啊! 當年若是未走三才路線,而是修持風法與道體,或許…… 得之我幸丶失之我命,如此而已罷! 神仙大道一出,那上古聞名的天生仙身道體又回到了頂級道種的地位。 仙道諸法,練氣丶丹鼎丶金丹丶真靈丶符籙……如今終於再添上了一道完整的神仙道!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