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萬載之間
公孫義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8章 萬載之間,從道兵開始的都天靈官路,公孫義從,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68章萬載之間 武庸倚靠坐在雲渡的城樓上,左肘撐著下巴,右手百無聊賴的在那玉令幻圖上點著。 【吾與孔雀丶姑獲幾君效仿你之法,拘下了一尊嗣王,熬煉數日,折服於他,以作內應,以首功奪下了那北府戎界,中途雖有差池,亦有驚無險……帝殃留】 【獨孤氏族來了,公孫氏的白狼道兵接管了此界,聽族中老祖傳訊,道庭諸軍應當是得五路齊進,入禹餘天決戰,道兄,你我禹餘天見……帝殃留】 【荒風戎界已拿下,東極赤心大聖領麾下三十萬兵將直入禹餘天,我等已隨軍入界……太華留】 【武庸,你且待在鴛鴦戎界,待清微仙主臨,隨侍在仙主身側便可,決計不能再行險了……王祖】 【聽聞武家宗子渡劫圓滿,入了神仙大道,可喜可賀,你我故人,可戰後一敘……景霄】 一道又一道的私下傳信自武庸的玉令幻圖上傳出,果然,各部雲界都已經被拿下,五方雲界分彆以五尊真仙戰力領銜,欲同入禹餘天。 值得一提的是,帝殃大真君居然一口氣打下了北府戎界的首功,那不就是一道「遊仙台」大功麽? 「北府戎界!」 武庸順著其名打開這不斷更新的幻圖,北府戎界便是與鴛鴦戎界上下相鄰的一座四品雲洲大界,此刻亦是全境被接管。 該說不愧是二品大界「幽」出來的頂級血脈嗎?實力丶氣運丶氣魄無一不是極強,絲毫不遜於道庭中的各脈仙種! 各方道軍皆隨仙人而動,他這鴛鴦戎界亦難免俗。 隻是武庸來時隻領了一脈傀師丶一部道兵,法艦未動,寶船不過三艘,與諸上族動輒雲頂天宮數座丶寶船法舟百餘艘相比,委實是差得太多了。 那諸多雲頂天宮丶寶船法舟,其上結界洞開,數百道玄光聯袂一體,加之半仙坐鎮中樞,連仙人神魔都得暫避鋒芒! 此時的扶搖卻是還遠遠未有這般底蘊,端的是須得另尋他法。 正沉思間,忽聞殿外窸窸窣窣,原是三尊猖煞陰神在你推我擠的,想要來尋武庸又不敢叩門。 「進來吧!」 武庸收起玉令,散了幻圖,頭也不回的就宣三人入閣。 待得三君近前來,武庸微微頷首,未等他們扭扭捏捏的道出來意,便開口道: 「你們的來意我知曉了!」 「但若要求元神大道,你們須得明晰自身的本質。」 「你三人認為此刻自己是什麽呢?是人是鬼?是死是活?」 武庸拂袖,令三人入座,便倚勾著閣欄,居於這雲渡最上,俯視著下方的混沌雲海。 三人苦思良久,心中各有答案,卻又不知道到底是否。 說是人吧,可他等身軀乃是以祀壇之法築就,是後天而成的神軀,三魂又有異。 說是鬼吧,不儘然,說是神吧,卻又談不上。 「是陰神!」 「何為陰神?當屬有形之無形,陰陽駁雜,三魂為地,不離鬼趣……然你等之陰神卻與尋常陰神不同,反死還生,三魂先天有缺,難破天門,無陽神之望。」 「既明晰其質,當知你等起步為何?」 「有一法,陰神出竅,夜遊山川浸染月華丶日遊於天食攝日芒,以此陰極生陽,謂之北陰鬼仙大道。」 「有一法,陰神在頂,曰:下道養形,上道養神,此法無所謂陰神陽神,憑人身三萬六千神,失之則亡,存之則成,存神而守真,思外景,存內景,坐忘得道……又謂之煉神大道。」 「亦有旁門之法,似你等七殺元神,行鳩占鵲巢之時,得蟒雀吞龍之機,奪他人道行為己用,退不失為陰神千萬劫,三災難撼;進一步也未必就成不得一尊邪仙。」 「再有魔門法,道人求純陽,魔門號玄陰,魔門法亦有前路。」 「玄門有天地人神鬼仙,亦有煉神,屍形,有外道,有邪法,有魔道,有巫覡,尋道大千,也未必就隻有一條路……」 似武庸這般暴論,放到道庭丶蓬萊諸宗甚至在那北海魔道,都得被人罵極端邪道! 哪有這般玄門丶旁門丶邪道丶魔宗丶巫鬼諸道列至一處的? 自古玄門看不起魔門丶魔門鄙夷旁門丶旁門踏著邪道丶邪道更鄙夷巫覡丶巫覡最擅鎮神鬼…… 這般一股腦將諸道列至一處的,也隻有這麽個武庸了,看的三尊陰神都麵色漲紅,想知曉又不敢開口。 「陰二郎既有這七殺元神之法,雖為旁門,卻立意頗遠,不妨可以將這蟒雀吞龍之意發揚而出,貪食那神魔道諸王之靈,練就一枚最強的七殺元神亦是美談,你可有這膽魄,獨開一道旁門?」 「隻是須得以時時雷霆熬煉你的七殺元神,你這七殺元神才能祛了那諸多弊端,隻需熬煉足夠,弊端便不再是弊端,可以外道入旁門正法之一!」 武庸右指一挑,將一冊雷劫煉神之法丟在了陰二郎身前。 「血神子以此為名,修本命神通血神子,道屬特例,又在早期以元神蜃龍之精好生彌補了精氣,那滔天血海便是汝身,亦是汝形,可不拘諸法,照常修行就行了,無需迷惘,此世靈機易得,你當有陽神之資!」 「黎,你先隨著血神子修行吧,待到你陰神圓滿,亦有你之法。」 指明前路後,武庸轉頭望著這三人。 此三人中血神子最為道心天資最是深厚,生前魔門上法打下的底子,至今仍有大道之機,陰二郎心思機巧而擅諸法,禾山第一術-七殺元神也未必走不出一條大道…… 與三陰神定下未來之道,問答對奏諸般之後,三君心頭激蕩,明悟前路,當即一拜,而後便同武庸立於雲渡樓閣,注視著下方前來交接雲渡的清微天道人。 授諸道兵丶傀師將此雲渡的拱衛之權丶結界掌管之責儘皆交予那清微天的留守道人,而此界血源果亦早就被龍虎二王采攝了個乾淨,扶搖道軍自然也再無必要在此守門了。 待得清微天的諸長生道統齊齊自鴛鴦界都府出發,武庸立刻心有所感,展望那遠方天際,隻見九天清氣萬化兵戈,雲精之氣化生奔騰鐵馬,肅殺之氣眨眼間彌漫鴛鴦戎界。 不多時,便有靈鶴銜信自雲空中飛速落下,武庸抬手接信,待那靈鶴繞窗盤桓三圈,轉身離去後,武庸才將此信一揭。 整個信封立刻化作清氣一縷,無言的蕭瑟肅穆之氣化作一道兵戈律令。 唯有一【殺】字矣! 既已曉其意,武庸立即起身,九節竹杖入手,大袖一甩,儘收道兵丶傀師與諸王兵將入酆都天宮。 銀發飄擺,素衣蕩漾,立於雲渡之上便是等待著那支清微天道軍。 三座長生道統各禦一座萬丈之高的飛來峰,其峰狀若仙山,其上樓閣城殿,陣法丶銘器繁複無比,為三天古界萬載前那位距上仙僅僅一步之遙的老仙祭煉而成,昔年十四座長生道統曾以這十四座飛來仙峰與禹餘天神魔諸王相抗,不落下風。 三座飛來仙峰之上各有道修數萬,仆軍無計,飛來仙峰後是諸元神道統,丹道宗門,各領古戰車,乘禽禦獸等等,此番恐怕是動用了底蘊。 武庸拱手相迎,待得清微天道軍來時,這雲渡早已交接完畢,武庸索性便是踏虛而行,直入了那清微古宗的飛來仙峰。????「見過仙主!」 對著那主位上的女仙打了個稽首,武庸便緘默不言,隱於眾長生群中,隨道軍行。 這幾座飛來峰極為龐大,其上氣機渾厚無比,自鴛鴦戎界的雲渡中粗暴地撞入了那禹餘天。 雲渡混沌橫行百裡不過花了兩息,這飛來仙峰便帶著仙級的氣機震碎了混沌虛空,轟然打入禹餘境。 諸長生合力催動這飛來仙峰,兩極元磁,清微神光當頭一刷,頃刻間,禹餘天千裡雲渡就破碎至了三截,沉入地底。 於是。 三座仙峰上帝鐘敲響,雷鼓擂動,號角震天。 這極富侵略感的號聲穿透了時間與空間,響徹禹餘諸境,鐘鼓每震響一次,天地道痕都被震蕩起,虛空中傳遞出一道道波瀾…… 時隔萬載,清微天境回來了,回到了這久違的禹餘天境! 飛來仙峰上有幾個老長生,仍舊記得少年時期在禹餘境歲月。 「天河古宗在左,九玄古宗為右,攜三峰鼎立,各跨三萬裡,諸道宗門入境橫推,神魔諸王,儘皆梟首,不許受降。」 清微仙主清音傳遍數萬裡,肅殺之氣令這萬裡神魔道統膽寒無比。 倏忽間,數萬裡大地遍布狼煙,四方穹空皆是戰獸諸騎之身影。 禹餘天中紙醉金迷了數千年的神魔諸道終於想起來了萬年前的那一幕,他等與那禹餘天的道人又何其相似? 「吾王,怎會,怎會如此?」 「古界仙修怎會打進我禹餘聖境啊?」 「嗚嗚嗚……我不想死。」 禹餘大地皆是慘叫與哀嚎之聲,三座萬丈飛來峰自穹空鎮下,諸道統首次落在這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上。 夏深草綠,也不知這片大地下埋葬了多少的三天屍骸,以至於那草木翠意驚人。 然下一瞬,滔天大河自穹空而下,轟然摧毀了城野中的龐大建築群體,大浪襲來,原本的木青草綠的遍野便像是被犁過了一遍般。 不多時,又是赤焰滔天,數個時辰點燃了整片大地,無邊的慟哭響徹天際。 「有仙,有仙!」 「我界神魔大尊何在啊?」 「三天古界怎會還有如此龐大的力量,他們是不是瘋了!」 「殺殺殺,縱使是仙又如何?吾隻信手上的刀……」 遍野中一片片的王境神魔領軍圍上,以人海戰術強行堵住三座飛來峰,禹餘天最不缺的就是人,可五路齊發,戰場直接打進禹餘天,也是讓這諸部神魔心痛不已。 西部圍殺劍解仙的神魔聞訊,心頭暴怒,舍了那獨孤氏的仙人,轉身便朝北部而來,勢要將這古界仙修碎屍萬段。 轟然一道清光法印自穹空落下,兜頭鎮滅十數萬兵將,大地為之坍塌,哀鳴之聲響徹。 不過數個時辰,這禹餘境便化作了人間煉獄,令眾多仙修望之都心生不忍。 武庸以手杵杖立在清微仙峰之沿,左手托著一尊巴掌大小的幽遊天宮,隨手一擲便將酆都陰世顯化在天,收儘那無量冤魂。 「汝等有甚不忍的?」 「凡人丶妖丶獸丶精丶怪,入了神魔道的大地,開出來的便是那荒域神魔的種子,是將來要將你等屠而滅族的兵將,是要世世代代奴役你等後代的神魔。」 「對待他等,唯有屠戮殆儘,徹底滌蕩這方大界。」 俯視著下方戰局,武庸蔑然一笑。 見得有幾尊王境盯上了這酆都陰世,指尖靈光一點,仙峰之上當即便是雷公顯化,其雷羽遮天,掌心錘杵交錯,【鐺】的一聲,萬雷霹靂,一擊蕩碎了方圓數十裡大地,雷霆崩裂,將其等劈作焦炭,燃起燎原野火。 下方一隻隻數丈乃至數十丈高的鬼將陰帥,各持鞭丶鎖丶鉤丶戟,橫行大地,成為了第三方勢力,將那死而不屈的冤魂從地底拘來,送往酆都以作陰兵鬼奴。 可偏偏還無人敢對這些鬼祟出手,那些膽敢劍指陰兵的王境,無一不被那與天齊高的雷公虛影以天雷蕩儘,驚得諸王膽寒。 見得武庸這般心若鐵石,似天道無情,清微諸君也無話可說,落下仙峰,祭起法寶神通將那趕來的諸王一一打殺。 唯有那清微仙主微不可查的瞥了武庸一眼,眉頭微蹙: 「道友既有這般道行,先天跟腳,怎心係這陰鬼之道?這般……未免有些耽誤了道友吧!」 北陰大道,雖為正統,亦始終難為諸道接受。 畢竟,死生之法,仙道所大忌。 「北陰大道,不一樣是上道麽?」 「眾生皆有死,死歸土矣,唯看穿生與死,才能掌控生死。」 武庸左掌一攝,將一尊鬼靈納入掌心,死生反覆,斡旋造化,曆經九死九生,才鬼死為聻,漸漸歸於無形…… 這般立言,已然是有些狂狷了! 清微仙主雖是不喜這陰晦之道,卻也未在多言,玉手挽清微,隻手鎮儘虛空三萬裡。 而東極赤心大聖丶劍解仙丶大赤仙主丶萬劫陰靈亦是同時進攻,五路齊發,不過半日時間變各進了數萬裡,幾乎奪了五分之一各禹餘天。 直至,禹餘境的神魔世族終於出手。 各神魔世族不知與那五路魔神做了何等約定,各族的嗣王老祖攜族中諸王頂了上來,還真短時間當住了各方道軍。 這禹餘天的神魔世族原本是禹餘天的仙道世家,各家皆有鎮族的靈寶神通,於是荒域諸神魔,賜下了極為濃鬱的祖血,威逼利誘下才徹底斷絕了他等身上的仙道痕跡。 然神魔道統,加之以神魔一道道則催動的神通,強大的靈寶,這些神魔世族遠比諸王要強大,若非荒域壓製著這些世族,這數十代下來,隻怕就是尾大難掉,將噬主了! 晚上不用等了,我連夜更,你們明天起來看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