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義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3章 元神甲子,從道兵開始的都天靈官路,公孫義從,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43章元神甲子
時隔大半甲子,武庸終於自陰世而出,再度踏入九州現世,其側頭躲過那道刺目的晝光。
「至少,也算是有所得了。」
閻浮陰土的渡劫一階-幽天君位,對於目前的他來說,已經是完全滿意的答卷了。
尤其是見識了道庭中那繁複的上族博弈之後,他並不貪心。
而若真是與那瓊明元祖所言那般,閻浮大氏受道庭奉,閻浮陰府成為第二個玉京』的話,那這道籙的含金量便不僅僅是一道神籙那麽簡單了。
不過,此事不當由武庸來操心。
【或許是該由武昭丶靈秀去琢磨那閻浮之事了!】
武庸不是太受束縛之人,月行巡界,歲歲點卯,這並不是他追求的的大道。
以手遮目,撥開了兩縷晨光之後,武庸輕吐一氣,抬腿便朝著東州而去。
而就在武庸踏出現世的一瞬,九州三域十二道金榜上,青州魁首之名瞬間被擠下,扶搖武庸之名一蹴而登頂青州元神道種-榜首之位。
一個時辰後,武庸正立在丹江雲頭,乘風而行,天穹之上驀得裂開一道口子,其中有「昆侖靈機」三道正從穹空中落到武庸掌心。
而久居陰土的武庸至今才知曉這元神甲子的大勢所在,才將那三道昆侖靈機收入囊中,心中便更是多了幾分歸家心切。
此刻也不再駕雲馭風,直接就是身化縱地金光,轉瞬便入了扶搖山。
此時道庭的定榜之人卻是犯起了難。
昆侖仙境之中。
渡劫大真君九人丶元神真君七十二位,相隔昆侖仙鏡望著這道榜單發愁。
「年歲符合,扶搖武庸正是東州當代難出的天驕。」
「道行也符,四階天鉛大丹,道將四轉,但是其上品道兵法是與符籙道同修的,要算的話也沒問題……」
「可這如何算得?這武庸明顯達到了與諸上族老祖博弈的層次了啊,那陰……閻浮之後,隻怕更是要與諸祖平輩相交了。」
「……」
昆侖氏族諸君議論不斷,要是武庸能上榜,那他們也可以入九州咯?
那可是昆侖靈機啊!他們也並非人人都能得到這仙境出產的靈機,他們也饞啊!
「此子自有造化,已經走上了神仙一道,當與氏族子同等,渡劫甲子丶化仙甲子再入界海開大世,博仙之機。」
「反正我認為他不應當在這甲子入局……」
仙道大世,橫分四甲子,且強行壓住本該迸發的大道靈韻,讓其從丹道丶元神逐步往上過渡。
這本就是諸仙給下層新生修士的一個機會,一個打破修行壟斷丶相對平等的機會。
三大氏族子因繼承修行了仙人們完整的天仙道丶地仙道,便是不得入大世淩下。
【這武庸也不可以好嗎?】
這番玉京頂上的金榜定評團也是唇槍舌劍爭論不休,最終花了數個時辰以投票計,還是認定武庸應當與氏族子同列,不該上榜……
這卻是給扶搖東海道統開了個大玩笑,數個時辰前,見武庸從榜外突升上青州榜首,再過數個時辰又無緣無故的除名了,甚至榜上再無其位置。
那青州蒿裡閻浮陰世的消息又隻在少數的圈子中流傳,不知道的還以為武庸是不是出事了呢。
不過很快,武庸便出現在了扶搖山中,縱地金光一息百裡,入東郡時隻與那巡視靈莊的黑龍大法師打了個照麵,沒多時便回到了久違的東苑。
而府中值守的修士見靈光入山,山門結界又無反應,武楓領著幾名久隨武庸久矣的老人兒快步便朝東苑中跑去
然而等到他們入東苑時,卻看到了虛空中有三尊神人正與武庸上下相對,兩方關係似乎有些-劍拔弩張。
「武家道兄勿要動怒,且先聽我一言。」
那為首的獨孤氏族子,見武庸左眸微眯,星道道痕虛空交織,右指挑起大日帝輪,立刻輕言安撫道。
「是這樣的,元神甲子,擇取的九州丶諸界各族丹道元神以為道種,是以入大世一搏,造化九州之未來。」
「但我等踏上了完整的天仙道丶地仙道之氏族子卻是不可參與,其中瓊明丶滄溟丶羽化族中也有幾位走上了天仙之道的道人,並未入世。」
「道兄修行諸法,也行上了那更為玄妙的神仙之道,是以道庭評榜有誤,再取消了道兄的位置,唔……我等便是來收回先前金榜天降的三道「昆侖靈機」!」
那三位自昆侖仙境下來的氏族子連忙安撫住武庸,再三言明他等沒有惡意。
天曉得武庸剛得幽天君位金籙,敏感防備下會不會給他等來道神風丶續上雷法丶再送上一顆星鬥,若是如此,他們這三位元神那可真是絕殺了!
畢竟氏族子雖普遍修行完整的真仙道法,享資糧無計,但那也是上限更高,渡劫成仙多了幾絲把握,除了上層天驕,其他人與九州世家並沒有本質的區彆。
畢竟,他獨孤氏就有被羽化董氏逼得遠走幽州的恥辱,他也不敢隨意就吆五喝六。
花上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打消武庸的疑慮,哄著他將那三道昆侖靈機還回,三人匆匆拜彆扶搖,便回返玉京……
這一幕看的武楓等人在苑外屏氣而立,不敢有絲毫動靜。
待得那天上的三位神人離開後,武庸右手輕輕一揮,那不過半人高庭院竹籬才【吱嘎】打開,引三人入內。
「聽說此番大世機緣頗為豐厚,諸位可有所獲?」
武庸跨在暖閣的小院前,尋得那日日梳理的石桌便坐了上去,揮手喚來幾人。
見武庸還是如當年那般隨意,幾人心頭一鬆,小步圍到石墩之前與其相彙。
「老爺,那金榜太難上了,初時尤祭酒丶少君丶靈秀小姐都在榜上,但沒多久,那群界外修士就遍訪諸州,流寇般的輪著挑榜。」
「如今府中隻有女君以定虛丶定影兩麵寶鏡還鎮立其中,道府中紫尊與血尊也是位榜尾不穩。」
畢竟是七十二界諸丹道與元神同立。
若非武靈秀自知沒有機會,將那得自東州黑山君的雙子寶鏡交予武萱湊齊,隻怕也難以維係住排名。
而蠍子精的神通-倒馬毒蟄,這可是吃儘了比鬥的好處,單對單,元神挨上一下也隻能敗退開來,而又非死鬥,以勝率算,倒讓她存係再練榜尾。無人想惹這毒蟄子!
血神子的血龍道法以那蜃龍一身血肉精華練就,據言倒是不俗,九頭血龍吞雲吐霧,九首兜頭齊抓,少有人能擋,加之陰二郎黃泉硯丶骷髏妖丶五陰袋丶連煉入體內的萬馬浮屠鎖都交給了他使用,這般倒讓武庸刮目相看了。
同時也有些赫然,扶搖底蘊過淺,不似其他古道統,他等門人弟子除了靈寶之外,堪比那雙子定虛寶鏡的頂級法寶也是不少。
扶搖如今尚有三人勉強待在榜上,已是不敢再奢求其他了。
不過他這番在那閻浮大世守關一十五場,殺八人逐六人,倒也有幾番收入,可惜各族的靈寶都不是輕棄之物,事後皆被要了回去。
真正所得也就一梭丶一剪丶一葫蘆,外加幾件上品法寶。
武庸思及此處,眸光微沉,左瞳中深邃之色不由自主的閃過,頓讓身前諸修直感頭暈目眩。
「去東海,喚尤祭酒來一趟。」
「再過幾日,玉京會來人,到時候擇選些家生子出身的與他們去蒿裡之南的閻浮陰世齊立陰廟,屆時,跟著諸神君便可……」
叮囑幾聲後,武庸遣散諸修,卻是一頭沉入了手中諸靈寶中。
元神大世可非其他,若真能入那無垠天淵下的罪州「幽土」試煉半個甲子,大有可能奠定元神之基。此番機緣,萬載難見,武庸就是強行抬,也得給他們抬進去。
武萱有畢月烏真靈,丹成上品,又修金烏帝紋,如今有大法師道行,有頂尖法寶:五火七禽寶扇丶定虛雙子鏡,在大法師一行中配置算是頗為豪華了。
蠍子精神通強悍,一道壓諸修。
血神子行事穩重,血道諸法威力不俗。
然武庸更想的是讓黃天祭酒-尤雪乘這波大勢而起,早日成就黃天道將,黃天道營才真正的可堪一用。
袁仲所說的以日月星三靈寶合三光,並不可行,我非器修,難以完美操控多件靈寶。
昭神秘法主神通道法加持,強使日月星三道靈寶,反而礙手礙腳,不如日後再習一道太陰神通,練就日月星三天神光……卻不知與三災神光比擬如何?
武庸搖頭,思及再三,分數起來了手中靈寶:
太陰玄儀幡,純粹的太陰靈寶,能垂下太陰神光,算是偏防禦的靈寶,或許,可與武萱護道,與畢月烏真靈或許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天河寶梭,青靈道宮的飛梭靈寶,兼飛遁丶破法之能,雖然怕是與青靈道宮還有些掰扯,但,暫且借給蠍子精用一用?這家夥不會直接給我貪墨了吧?
那魘蠻部的鬼剪還需重新祭煉一番,將那鬼母好生豢劾,或可給交給血神子,加之諸般限製,他應當能鎮得住那隻老鬼!
尤雪的話,武庸垂眸撇了一眼身上的玄黃道袍卻是有了更深的定計……
他所能做也就隻有如此了,畢竟真仙嫡子渡不過劫,以真君之身坐化而亡的也不是沒有。
世間安得萬全法?
修行終歸還得是靠自己。
於是,武庸坐立扶搖山中,將四件靈寶中的印記抹除,又將那鬼剪重新祭煉一番,將其中魘殺之術轉煉為了豢靈道痕。
不多時,便是諸神君攜靈寶出扶搖,各尋其主……
此時,元神甲子第二十一年,距最終定榜還有九年。
而武庸,強推扶搖諸子入大世,散儘靈寶為其等護身。
隻留下一承道之器丶一金烏帝輪自用,外兼一枚正還在琢磨其效用的青皮葫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