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辰出而子歸
公孫義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5章 辰出而子歸,從道兵開始的都天靈官路,公孫義從,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05章辰出而子歸 武庸高居在沙丘之頂,身後有神木參天,虛天銀光似廣寒瓊漿般平鋪天際,那銀汞還丹福地,在此時轟然洞開,此非虛影丶也非異象,而是福地內世界真正的撐開虛空,降臨現世。 隻見那道縱橫三萬三千裡的黃土靈脈,似滾滾長龍般,龍首被一隻千丈玄黃巨掌攝起,罡汞金鉤貫穿了那道黃土靈脈的源頭,扶桑神木撐天,垂下萬縷赤芒。 這西荒下的黃土靈脈,聚萬方地髓,與世界生,堆積至此,已不知多少歲月。 如今為武庸所攝,黃龍地脈橫在其天然還丹福地之口,若鎖龍以降。 「這地脈,我若取七分,隻留三分,卻也稍顯絕對。」 「今日我隻取六分,於你根基,也算合乎大道天理!」 伴隨著武庸聲音落下,這地脈一分為十,天然還丹福地攝入六分靈脈,卻得其靈犀一點,調動福地內方圓百裡天地之力,化作天意如刀斬下,黃龍靈脈立時便被斬下六分,餘者自空中墜入,無須武庸再有動作,那黃龍地脈便緩緩的重歸沙嶺之中。 六分靈脈,便有龐大的地髓黃氣,匍匐於青玄寶光之內,環繞扶桑而沒於銀汞大地之上,有此靈脈入駐,還丹福地中亦開始了劇烈的變化,這龐大的靈脈,若說威勢,真是比整個福地還要龐大。 武庸需得細細提煉,將這龐大的靈脈抽出本源,回歸九州祖界後才能借用九州道則大規模的提煉出靈機來…… 而大漠中,各部兵馬緩緩收攏而來,東周方士府中兩位真人,望著武庸那改天換地的手筆,眼神微微有些閃爍,但那蜃妖前車之鑒在此,他等也不敢多言。 【這仙國武氏上尊,隻怕是兩個慈航普度也比不上他凶狠啊!】 諸方士對視一眼,心中膽顫。 蜃龍霍霍了西荒千載,再加之武庸這一斬,整片西荒似是萬籟俱寂,沒有了半分生息。 可這還沒完,隻見那武庸掌心光芒一閃,一輪大日便被其投到了穹空之頂,,三昧神風卷起萬裡黃沙,上有大日橫空,下有紅光幽幽,將那黃沙一齊煉化。 遑論勒馬韁繩的東周兵馬還是各取靈材立在大漠中央的東海道軍,隻覺穹空中有熱風撲麵,極為燥熱。 直到穹空中那漫天黃沙的虛影緩緩消失,一座琉璃山脈轟然墜下,【彭】的一聲,億萬均之重的琉璃大山,將大地震了三震,當場便顫的場中諸修臟腑翻滾,一時間喘不過氣來。 「吾修有法,需取其靈脈,然漁牧不可竭澤,吾隻取六分靈脈,另立一座琉璃黑山,布下聚靈法陣,鎮壓西荒。」 「無須一個甲子,這靈脈便會重新蘊生!」 武庸轉過身來,地肺金燈懸於身側,在對著眾修輕輕招手。 霎時間,武氏風修丶諸騎道兵丶煞營中的披甲獸蠻骷髏妖等等,或騰雲駕霧,或禦氣乘風,蜂擁至那座的琉璃靈峰之下。各部所執聚靈法陣之陣基,以那沉眠的靈脈為中心,尋得九宮諸方之位,將陣基一一打下…… 待得夜晚時分,此聚靈法陣布下,諸修在外圍苦熬以速生靈植立下的青木結界亦被武庸以大法力連帶著土壤挪移至這座琉璃天峰之上。 諸般藤條枝蔓附著在這不規則的琉璃片之間,根係深入其中縫隙,貪婪的纂取著其中靈力,頑強的紮生在了此處。 半日之間,西荒萬裡黃沙褪儘,化作一片荒漠,以及這附著著青藤綠意的琉璃寶山,東周士卒哪裡見過這般改天換地的奇門道陣,駐足在這靈山下,不知該如何是好。 再望到那位武氏的總攝乾坤大總管,騰飛至那穹空之頂,朝著這靈山之頂掐訣鼓風,搖幡布術,無須三刻,那琉璃靈山之頂便白雪皚皚,寒霧遮蔽。 聚沙成山,攝靈鎮氣,點化草木,再施以呼風喚雨丶凝霜落雪。 山間靈根青藤可遮蔽烈日,山底靈脈鎮陣可歸納靈氣,山巔降了霜雪,於是便有了萬物之源-水行之始,待得大漠難耐,烈日難惹之日,皚皚霜雪在靈山縫隙間彙聚成涓涓細流,落入山間底部的溶洞下,聚而為譚…… 大漠之開化,便從今日始。 「我取西荒半數靈脈,再還其一座靈峰,也算是了結了因果。」 「隻是這靈山中,青藤枝蔓壽不過半個甲子,屆時,還需得荒漠邊緣的東周子民自己緩緩地更替打理。」 武庸一步咫尺,跨越了數裡出現在惑後等人身側,一戰手指向那銀峰翠底的皚皚靈山,輕聲呼喚。 化數座大陣,平白耗費數百萬資糧,動用如此多人力,卻是再讓人挑不出毛病來。 惑後屈膝一禮,道了聲法尊「仁慈」,另外幾位方士主將亦是沒得了話說。 東周朝臣更是哪裡見過這般變化,齊齊下拜,既賀武庸伏了蜃妖,也拜武庸點化大漠。今後,此山,有翠枝草木,有皚皚白霜,有娟娟溪流,端的是能移屯周民,重置一府…… 豈不算覆土之功? 【說不得今後西域靈山府下得一美稱,域府琉璃甲天下!】 在這些文武大臣的腦海中,此戰的戰果早已定性了,擴土開疆丶收複失地丶天然琉璃礦脈,這是何等的曠世之功? 武庸瞥了下方一眼,也不再管他們,轉身便上了鯤靈法艦。 此時的血神子正盤坐在那三層法壇之上,收攝法力,調血海魔氣與那蜃龍血氣一體,時而蹙眉思索,時而麵上生彩…… 這番儘奪一隻元神蜃龍根基以充道基,血神子得到的好處極為可觀。 「宗子,我想轉修變化一道!」 血神子還未看向來人,便知曉來人是誰了,睜開眼睛後,那冷然陰鬱的麵孔上少有的露出了一份喜悅。 「我原本修行的血海道便是以血道詭異變化為人所稱,您所賜這蜃龍道基頗為相合,隻是我隻有那半截血海道經,後續亦可變幻道途……」 血海道無論是在九州還是在四方纏鬥……也非是不強,隻是不太適益。 聞得血神子言辭中糾結,武庸立在一旁,揮手以問。 「血道已修至了如今地步,再往上也可,轉修亦可。」 「若轉修雲丶氣丶水道,可以血雲丶血霧丶血煞為道,非但不需憂心轉修之擾,甚至還尤有進益。」 「雲丶氣二道首推一指那丹陽的紫靈趙氏,那趙氏坐擁金霞丶紫霞與混元氣法,或可索來一份不含道法與大術的白板古經。」 「水道的話,東州似乎沒有水道大族,或許,我可去玉京瓊明求來一份?」 行至如今,他等小族根基的弊端就愈發顯露了。 各仙道上族,族中底蘊,可供各道修士,是以外契諸修,收攏八方英才。 而他等小族,有時遇到君臣相佐的天才散修,族中唯有一法,礙於修行,常常又不得已而分開…… 並非是何等大族都願意送出古經一份的,送出去的要麽是閹割版,要麽是白板的經理要義,少有配套的法術珍藏。 得武庸許諾,血神子輕輕一笑,卻是又搖了搖頭。 「老爺。那些個道經可也偏的太多了。」 「我早年曾於北海血魔宗位列真傳,修得血神子道法,煉一百二十八道血神子,並以此為名。」 「與其同得的,還有一禁忌之法,名為-十八血眼血龍道,得您垂恩剝離了這蜃龍真君一身根基,或可成之。」 「我記得那黑山馬氏,有一部頗為不俗的馭獸古經……」 武庸目光微凝,從上到下細細的打量了血神子一番。 這家夥怕不是盯上那黑山馬氏了?不止,恐怕蓬萊海七宗八派的血河宗,也在其囊中吧? 不過,原本的黑山三家,梁氏被血河宗屠滅,如今的黑山馬氏也快是個空殼了,以黑山聯盟與東海的關係,也並非難事。 「可!」 「黑山那卷馭獸古經,我屆時請烈總管與那祝嬰法師相商,花些價值爭取將其整卷換來置於扶搖山中,予你修行便是。」 「血河宗的話,待回了東海,你想去就去做吧,隻是,掌握個度便好!」 思及此刻,武庸亦是點下了頭,對其許諾。 畢竟,血神子當初也是正統的魔宗出身,至少還是比邪道出身的陰二郎守些規矩的;要是陰二郎的話,指不定已經先斬後奏,厚著臉皮開始來受罰了! …… 西荒一行,倒也未有太大的波瀾,武庸輕易便鎮下了那蜃妖。 而以這蜃龍反觀之,慈航普度似乎也沒有想像的那般難纏,隻是,還需得借一番大勢,徹底拿下那國師。 是夜。 東周兵馬中分出了兩位侍郎,各攜五百兵修,環大漠邊沿,一南一北,向各城宣告,西荒已定,荒漠中開琉璃雪山雲雲。 如今朝堂王師回返,需得邊關各城稍加巡視,待華墟朝堂中點兵完畢,還會舉兩萬兵馬,沿西荒走廊清掃各地妖魔邪祟…… 鯤靈法艦亦是此時就騰空而歸,兩儀元磁神光大展,兩萬裡路程也不過須臾間便至,辰時出門,深夜子時而至,這可謂是東周的文武大臣們經曆過的最迅速的剿魔之行了 少帝雖當時一直在鯤靈法艦上,沒有親自參與,但亦是看見了那被萬日精金鐵索所纏,沉入血海練作了了盤山骸骨的蜃龍,也看見武庸翻覆萬裡黃沙,頃刻間便是一靈氤雪山坐落,那般改天換地之變,真叫其熱血沸騰,及至此刻還是壓不下心緒。 鯤靈法艦法陣洞開,垂落於華墟之時,恍若白晝,此時朝中文武未眠之人,驚異的望著那鈞天道宮方向。 【怎得就回來了?莫不是出大事兒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