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道場分封
公孫義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1章 道場分封,從道兵開始的都天靈官路,公孫義從,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41章道場分封 蓬萊歸州數年,由五路道官共管。 東北南三路道場,由蓬萊海上的三大上宗各領,明麵上看似沒有什麽變化。 但實際上,蓬萊海七宗八派可是並稱的,上三宗雖強,但太玄丶仙傀丶重陽等等幾脈也僅僅是略低一籌。 若是非得讓他們互為統屬,那更是笑話! 明裡暗裡,蓬萊海諸宗卻是開始了相互對抗。 這七宗八派,底蘊勢力不說,光是傳承日久,麾下小國中人口就以億萬計,自給自足…… 中央蓬萊道場正中,那中央道官-袁仲發三路兵馬,與那僅次於上三宗的仙傀門鬥上了數年。 在最初吃了虧後,又向幽州借了一尊道將丶兩營道兵,如今形勢是一片大好…… 但最先掌握道場的還是蓬萊西極丶東海之主,三江臨海道官-掌雷掣火法尊,武庸! 其以伐分封部曲製,下轄六方道吏,名為道吏,實則私下裡相互告稱作一方道督,聚東海五部世家,以前五方世家之力抑東海豪強。 一年而定,次年再平律令,至如今,已曆五載。 如此手段,令各方不覺為之動容。 而在這個時候。 閉關數年未理塵事的武庸終是出了關,而東海諸多道吏丶佐官們也是迫不及待地蜂擁湧入高衙正殿之中。 無它,唯迫切爾! 諸家聯袂至一處,甚至有三轉法師自降身價,不就是為了此時的分錢麽? 五方道吏,諸部總管此時正得到了府衙的召令,自仙島各部向中央大殿趕來。 「徐總管,如今老爺出關,是否要合當年所說,往那混沌一行了……」 「啊?真的嗎?」 「……」 一青甲罩袍的老道正自寶船上踏在長環島上,正在外巡海的他得了中央大殿的徵召亦連忙返程回府。 聽著耳邊幾個小崽子一遍又一遍追問,也是不由得有些煩躁了。 「你們該叫我什麽?臭小子!」 「老夫兩年前已入了扶搖山宗廟,神孽生是武氏之人,死亦是武家的鬼。」 「你等可該喚我為武總管了。」 「哼哼,老爺的心思誰敢揣測?隻是若是不出意外的話,老爺一向是言出必行的……」 徐總管……不,如今已是要稱作武楓丶楓總管了。 武楓老道亦通些許的為人臣道,並不去揣度斷定武庸接下來的動作,隻是隱晦地感慨了一番武庸的性格。 隨後也不再與這群慶雲界出身的道人下屬多作計較,招手喚來一團蒲雲,一個縱身踩在慶雲之上,隻見其背負妙法寶弓,腰間揣著一冊縛靈符冊,駕雲而行,頗有一番老仙風采! 待到這楓總管緊趕慢趕踏入大殿中時,幾乎整個大殿蒲團上都已經坐滿了人。 上首的英武青年似龍鳳儀表,見到其姍姍來遲,也不生怒,麵含笑意,輕輕招手讓其趕緊進來。 再轉頭過來,對著殿中近四十名二轉以上的術士總管丶道吏們,溫聲道: 「諸位,人已經齊了,那咱們就開始了。」 隨後,武庸再往後輕輕退了兩步,坐回了主座上。 將身前橢圓的長案讓與他的佐官,金富貴丶晏雲月,這兩位精擅庶務的術士總管! 二者對殿中諸修微微一拱手,而後雙掌有些顫抖著,將一式數份的支度單冊分彆壘開。 晏雲月上前將著支度單一一轉遞到各術士手中,而金富貴則是吞了吞口水,開始彙報其中數據。 「我東海道場自定律以來,牧漁法令認購三百六十七份,後根據諸部反向數次調整,今第一個五年,靈島丶漁場丶采珊場等等,總收支約為三千八百萬道銖!」 「再有東海至三洲內河商丶行丶兵丶資數類,凡行往者小船隻須定三萬道銖,大艦十萬為頂,商隊則是按八分細資之法……」 「至如今,亦……合八千萬道銖。」 這般驚人的數字,仍舊是讓心中已有一定猜測的眾人一驚,你望向我,我望向伱,聲音都有一些嘶啞了。 「還有道府在海域中自劃了三片,在長環仙島,北丶東丶南,各有采珊府一座,漁場兩座,仙島及其屬內七座靈道上有靈田靈莊五座,總計為六百萬道銖。」 「先前,先前查抄各地豪強宗賊抵資靈材,約莫四千萬道銖!」 入主東海五年,再有一年平定。 循環收支已逾億數,這東海所得不可謂不重。 然而更令眾人更加緊張而揪心卻是如何分配,畢竟數目越大,每一分差池影響下,結果就是截然不同! 在眾人熾熱的目光擁壘下,武庸起身行至這長案麵前,右手一揮,將殿內外門窗皆以玄黃道力密封。 再右手輕曲,食指的指節輕輕叩著案幾。 「道場中開辟的采珊,牧漁,靈田靈莊乃是武氏花了一千餘萬道銖請黑山流風祝氏開道場時所建,不僅我的私產,且這本都還沒回,你們倒是先把主意打到我的腦袋上來了?」 武庸右手以沉緩的節奏慢慢叩擊的案幾,似笑非笑地望向眾人。 那如一泓清泉的目光此時卻令眾修心頭一沉,心中暗罵是哪個瘋魔了的,打主意都打到道官的私產上了。 連忙附和道:「法尊息怒,我等皆知,我等皆知!」 「若是有哪個不曉事的混帳敢伸手,我等必先剁了那爪子!」 「……」 見得眾修開始許諾認可,武庸才屈指一彈把那卷道場私產的單子丟進了金總管的懷中,再開始進行分封。 「昔年東海道場開場,有三百銀甲道兵,三十道宮候補,如今再加上府衙佐官丶仙島灑掃道童。」 「又須備上島中諸修所用資糧丶維護數百道修的法具丶法器丶坐騎丶寶船」 「這道場中開支自然是第一筆分撥,光每年開支就達八百餘萬道銖不止!」 「再是如何部曲分封,我等各封的也不可能比府衙還多,那樣,道庭那裡可就說不過去了。」 「府衙支五成吧,一億一千八百萬道銖,府邸且先入庫五千九百萬道銖!」 「烈總管,府衙這幾年先前向扶搖武氏賒借的兩千萬道銖,你讓扶搖山來人取了回去罷……」 東海道官府邸收度五成,尚有不少的盈餘,場中各人算了算,還盈餘將近兩千萬道銖。 但也沒有異議,他們還真就不能拿得比道官府邸中還多,否則的話,不是把道庭堂堂的四品道官名號當殼子,借雞生蛋了嗎? 雖然道庭也不需要地方上給玉京上供太多的資糧,但也不能真就沒有了個德行! 「剩餘五成再分為六份,由各部道吏統領。」 「第六方道吏本該是流風祝氏的,他等在丹江上下遊一線做得不錯,府內佐官亦有其中之人,晚上召令祝氏來長環仙島申領他等那一份吧。」 「記住咯,六方道吏以及吏部隨從皆由道吏本人承養,這是分封予道吏之機,可莫要傳到外麵,說什麽我們東海幾世家瓜分了雲雲……」 「你等,可知?」 武庸右手做指,重擊了桌案一下,沉聲叮囑道。 「是,法尊閣下!」 「我等皆知。」 下方眾修聞言,心中一緊,連連稱聲應是。 一方道吏,每五年得千萬道銖,已不遜於一座尋常五六品世家的收益,隻需遣上一支隊伍出入東海,履行終職責。 真有狀況,府衙亦有護庭道兵丶猖兵陰神以作臂膀。 平素裡,法具丶坐騎丶法器修行之資都能在長環仙島解決,更在整片東海頗為橫行! 除了那紫靈趙氏,各家也算是得了個滿意的答卷。 隻有那紫靈趙氏,特意以一尊法師入駐,但這得來的收益吧,比起當初整條丹江的收入來說肯定是不如。但若說不滿意的話,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 「那各路豪強宗賊抄家所得,也算是我東海唯一的一道殺孽了,便與諸部各論戰功例行分配吧!」 武庸此話一出,那趙伶的神色終是有了些動容,在以戰功論之後自然大頭是武氏與他趙氏共得,各自有近千萬,其他各家共分所餘…… 這般一分封之後,終是各家皆得了惠,心滿意足地離開。 若是如此盛況不變,一個甲子過後,各家底蘊便會有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武庸望了一眼緩緩離去的眾人,將金富貴丶晏雲月喚來。 「年底修書一封,取一千萬道銖的資糧送往玉虛殿,以後每五年押送一次,從第二次開始就可以少些了!」 「對了,族中自我傳了地煞神通-服餌之術如今不是頗為盛行練餌丹麽? 「我看你們的有些乙木靈丹還挺純淨,再加上一些我閒暇時煉的赤陽還丹,由道場出道銖換成部分靈丹再上供玉京……」 乙木靈丹並非丹藥,而是采草木精氣練作的餌丹,在於一個純淨,用以練氣隻是以作練氣之餌,使得修行時提煉的靈氣法力更加純粹丶凝練! 目前武氏不少道人皆會煉上一顆乙木靈丹,服餌練氣,高價從武氏道修手上收錄,也可順勢給他們一些道銖上的扶持。 至此,東海道場的初創算是畫下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各家一手執權一手得利,可謂是為未來的「東海世家」奠定了基礎。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