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滅佛
我是海陵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八章 滅佛,我堂堂漢人竟成大元皇帝,我是海陵王,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雨持續了十天。 腹裡多個地區出現大澇。 無數田地被淹,災情極其嚴重。 甚至許多區域斷連。 六月十八日,雨水漸漸變小。 在這樣的情況下。 大元召開了自劉淵登基以來第一場大朝會。 在京官員幾乎全部參加。 大明殿內,人山人海。 嘈雜萬分。 無數的官員交頭接耳,討論著大雨。 話裡話外的焦點,自然是金甲天神。 劉伯溫也有幸參加,人太多,他隻能站在殿外。 這段時間,他的心情也極其複雜。 金甲天神一事。 以自身的見識,劉伯溫認為真實性太假,尤其是他早就懷疑過金甲天神流傳之廣,背後的推手是新皇。 新皇再次祭出金甲天神一事,隻不過是拿此借口對那些犯事的僧人開刀。 可如今,一切都應驗了。 難道說,金甲天神真實存在嗎? 劉伯溫身體微微一顫。 隨著劉淵入殿,刹那間,聲音皆無。 大臣們的目光全落在劉淵的身上。 本來,劉淵就高大威武,氣度非凡,如今,金甲天神一事,又籠罩著一層神秘色彩。 於是,落在眾人那更是多填了一層濾鏡。 一副英明神武。 仿若一尊行走在人間的天神一般。 劉淵落座。 下方大臣們仿若排練好的,整齊劃一的跪下,由伯顏帶頭高呼一聲:“臣叩拜陛下,願陛下萬歲千秋,國家昌盛。” 而後,群臣齊呼。 劉淵淡定自若:“都起來吧。” 聞言,眾人乖乖起身。 文化越低的人,越是信服。 以前一些囂張的蒙古高官此時也微微低著頭,不敢目視。 心中甚至不敢有不敬的心思,他們怕萬一被金甲天神知道,再托夢於新皇,那他們豈不是完了。 這次,是大元朝廷禮儀最正規的一次。 大家都老老實實得。 想到家中的拜祭對象已經從諸天神佛換成了金甲天神,伯顏心裡稍微踏實點,他左跨一步,然後開始彙報事情,一方麵是向皇帝說,另一方麵,也是想告知再座的各位大臣。 “陛下,近日腹裡區域,包括上都、燕京路、河南道及山東路等地,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連續大雨,多地洪水泛濫,災情嚴重” “上都地區,皇城周邊因地勢低窪,多處積水嚴重,部分宮殿及民居受損燕京路,八個縣失去聯係河南道與山東路,也成為此次災害的重災區” “” 各路的情況擺在眾人麵前,一步步加深坐實了金甲天神的存在,眾人屏氣斂息,思考著下一步該如何向新皇示好,以祈求得到庇佑。 伯顏還是有實力的,短短時間就摸清大概情況。 彙報結束末尾,伯顏小心翼翼地撇了一眼劉淵,道:“臣愧對陛下信任,目前隻了解這些情況。” 劉淵看了一眼伯顏,越看越像是忠臣,就當他是愧疚吧。 劉淵咳嗽一聲,下方的眾人立馬豎起耳朵。 “這段時間,朕一直茶不思飯不想,寢食難安,日夜期盼老天不會下大雨。” “如此洪澇災難,百姓苦也。” “朕作為大元皇帝,一想到百姓受苦,心裡就發堵。” 劉淵停頓一下,嘴唇剛啟,想要繼續說,便被下方的伯顏打斷,伯顏跪下,帶有一絲哽咽道:“陛下聖明啊,我大元百姓千盼萬盼終於盼到了一個好皇帝,一想到不能為陛下分憂,臣這心裡也十分難受。” 劉淵:“” 忠臣當上癮了是吧! 其他大臣見此情況,也連忙再次跪下,嘴裡也開始表忠心,一時間,大殿之中,哭泣聲不絕如縷,要是不知情的人看見,還以為新皇駕崩了呢。 劉淵呼出一口長氣,自己演戲的時候很爽。 看著彆人演戲,為何心裡這麼難受? 他連忙道:“丞相和各位大臣快快請起,眾位都是大元的忠臣,朕的肱骨之臣啊,有你們,何愁大元不強!” 待人立好之後,劉淵重新醞釀情緒,片刻後道:“可惜,天不遂人願,還是下了大雨,鬨了水災,大家前段時間聽說了金甲天神一事嗎?” 伯顏再次站出來,帶頭回答知道。 劉淵道:“郯王和太後都說,這金甲天神乃蒙古老祖宗,沒有金甲天神,就沒有蒙古,也更不可能出現太祖和世祖。” “我劉妥懽帖睦爾何其有幸,竟能夢中得金甲天神托夢。” 伯顏再次站出來高呼:“此乃大元之幸,天下之幸啊!” “陛下乃承襲天命而來,大元有救了!” 劉淵看了一眼異常積極的伯顏,繼續說道:“如今,金甲天神所說事情,皆一一應驗。” “這存在的妖邪一事,就必須快速得到處理,否則繼續危害我大元啊!” 劉淵再次瞧了一眼伯顏,此時,他反而不說話了。 兩息過後,伯顏連忙道:“陛下,這妖邪到底為何物?” 劉淵一臉嚴肅,回道:“妖邪,是天下之邪僧!” “邪僧蠱惑世人,他們不耕種,不納稅,不遵守清規戒律,反而侵占田地,薅大元財富,他們表麵歸順大元,實則是想通過這種辦法拖垮大元!罪不可赦!”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許多朝臣都是信佛之人,甚至,花錢捐助了許多民間寺廟,時常去拜佛。 如今,陛下話語間,直指佛陀。 殺氣十足。 這是有滅佛的打算啊! 尤其是宣政院官員,作為掌管天下佛事,他們更是慌了神,滅佛,那豈不是要滅了他們? 沒了佛,他們還怎麼生存? 宣政院官員中有不少僧人,這是大元以來的規定,甚至不誇張的說,宣政院基本被僧人勢力掌控,他們代表著佛家利益,主要是藏傳佛教的利益。 其中一位宣政院使連忙發聲道:“陛下,萬萬不可啊!” 劉淵淡淡道:“為何不可,這是金甲天神所說,難道你不信?” “這這”宣政院使嘴裡磕巴。 他的腦子有些空白,一時之間想不到好的理由。 “臣自然是信的,但是此事還事關烏斯藏,若滅天下佛恐怕禍亂四起啊!” “誰說要滅天下佛?”劉淵起身,往下走道:“金甲天神說是滅邪佛,好佛肯定是不滅的。” 什麼是邪佛,什麼是好佛,這定義權肯定是在劉淵手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