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海陵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一章 劉伯溫的猜測,我堂堂漢人竟成大元皇帝,我是海陵王,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月二十一日。

  燕貼木兒從昏睡中醒來,簡單了解形式之後,便迅速接見一些人,做了一些簡單安排。

  聞此,幾人歡喜幾人憂。

  而後,他命令撒頓迅速挑選日子,不能再拖了,迅速送答納失裡入宮,立為皇後。

  做完這些事情,燕貼木兒閉門不出。

  並未對其他事情再多過問。

  三月二十八日。

  大都路兵馬都指揮使司出動人員前往各路搜查叛黨下落,同時中書省動員全部的四十員宣使傳達昭令於群縣,通政院做好驛站接待工作。

  “各地耆老、百姓選派諸多代表,於三日內到達大都,各地驛站做好接待工作。”

  成吉思汗時仿效中原驛傳製度,在其境內設立驛站。

  後來元代形成站赤製度。

  一般來說使用人員是由中書省奏準,頒發給諸王貴族以及中央、地方官府,並填寫領受官府名稱,以限定其在職責範圍內使用。

  而這次由皇帝批準、中書省、宣政院以及多個部門進行協調辦理,務必使進京人員安全到達。

  並且在詔令之中下達了嚴厲懲罰。

  凡是不服從命令、拖延命令的官員從快從嚴處理。

  大都路總管府命令左右警巡二院、大都警巡院也傳達相同詔令,由大都路副達魯花赤三人分彆負責直轄的大興縣、宛平縣、良鄉縣、永清縣、寶坻縣、昌平縣以及涿州、通州、霸州、薊州、漷州、順粥、東安州、固安州、龍慶州等區域。

  元七考,即1333年一屆的科舉中第人員100人臨時啟用,調撥為“特查使”,分赴各區域監督管理執行。

  

  劉伯溫自然也領了差事。

  按照固有流程,他們這一批進士啟用會等待很長時間,他也沒有想到會如此迅速。

  這段時間,大都之內發生的事情皆入他眼。

  怯薛歹造假、貪汙互相舉報、叛亂等等。

  令人眼花繚亂。

  據說,負責進士名額分配的官員都在接受調查,餘闕說,估計很長時間才能有人想起他們,耐心等待便是。

  餘闕和劉伯溫剛吃完散夥飯,準備回家報喜,等待朝中消息。

  然而,剛剛完事,就被一旨調令啟用。

  也很巧和。

  旨意中,左右榜進士,分彆出一人,兩人結伴進行監督。

  餘闕為右榜進士,劉伯溫為左榜進士。

  兩人分到了一起。

  車馬上。

  “伯溫兄,文書上說,讓我等監察各地傳達旨令落實情況,可是,這裡麵怎麼遮遮掩掩,一點不說清楚請各地百姓來大都做什麼啊!”餘闕反複文書,實在有些搞不懂。

  劉伯溫閉著眼,淡淡道:“朝廷有令,我等照辦即可。”

  餘闕翻了一個白眼,再次細細起來。

  其實,劉伯溫內心也有些好奇。

  他一心想要有所抱負,自然時刻關心國家大事。

  劉伯溫一直耐心地收集著各種信息。

  其一,新皇登基之後,小王爺被毒死,而後新皇尊太後為母後。

  他不知道其中內幕。

  可是明確知道一點,有了太後支持,新皇一下子在宮中站住跟腳,並且在朝中也有一部分支持。





  此事之中,最大受益者是新皇。

  他不得不有所猜測。

  其二,大都盛傳的金甲天神一事。

  他仔細調查過以往的資料,話本、戲曲、野史中對蒙古祖宗的描述少之又少,金甲天神一事也僅僅流傳於少數蒙古人耳中。

  可是,突然有一天,此消息瞬間傳遍大都。

  這後麵似乎有一雙推手。

  若隻能說巧合,劉伯溫自然是不信的。

  因為,就在前短時間,大都之內迅速流傳一個消息,新皇自己說,曾有金甲天神托夢於他。

  雖然這件事情是以壞消息的形式流傳出來。

  劉伯溫一結合,直覺提醒他,金甲天神的故事似乎是在做鋪墊。

  總之,總是巧合,那就不是巧合。

  還有,怯薛歹的事情。

  他隱隱約約聽說,這件事情已經成為潛規則,無人打破。

  新皇卻突然借此發難,並且太廟大哭,占據了輿論壓力,拉攏蒙古諸王進行審理。

  在劉伯溫的眼中。

  這一切

  似乎都是新皇在暗中操縱。

  因為,所有的既得利益者均是新皇。

  劉伯溫吐出一口濁氣,睜開眼睛。

  他不由想到了在會試中寫的那句話:慨愚生之多幸,際希世之聖明。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

  “我感慨自己作為一個才疏學淺的人竟然如此幸運,能夠生活在這樣一個有幸遇到世間少有的英明君主的時代。”

  這句話中表達了劉伯溫對時代、對新皇的崇敬與感激之情,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對自我幸運際遇的珍惜和感慨。

  但,這是考試啊!

  考試不這麼寫,不能拿高分啊!

  劉伯溫心裡其實很清楚,如今的大元危機四伏,到處都是問題。

  而且,新皇剛剛登基,他哪裡知道是不是英明。

  他又不是新皇下麵的龍椅。

  但是,如今,劉伯溫內心卻升起一股小小的期待。

  若這一切,真的如他猜測一般。

  新皇是一個少年老成之人,心中有謀略,那可真是太好了。

  尤其是表露出來的行為,重啟宣文閣,精通漢語,深受漢文化熏陶,不會蒙語。

  簡直是一位適合輔佐的君王啊!

  劉伯溫捏了捏手,按耐心中激動。

  同時,他也好奇,新皇如此興師動眾,動用各方麵力量邀請腹地的百姓前往大都,到底是要做什麼?

  沒事,他很快就知道了。

  劉伯溫掀開窗簾,望向外麵。

  一排排官兵舉著大旗,“爪牙舞爪”地行走在官道之上,明眼人一看就是朝廷派出來的欽差。

  餘闕也望著外麵,道:“我們是特查使,不應該是悄悄的進城嘛,說來也奇怪,朝廷命令我等必須大張旗鼓的進城,而且不用太快,估計什麼都查不到啊。”

  劉伯溫低聲道:“或許,監督不是我們最主要的目的,反而如此大張旗鼓才是目的。”

  餘闕皺了皺眉頭,若有所悟。

  很快,一行人就到達了霸州,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監督保定、文安、大城等縣。

  “走吧!”

  劉伯溫抬步向前,淡定自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生耽美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