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拚音字母與怯薛歹
我是海陵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拚音字母與怯薛歹,我堂堂漢人竟成大元皇帝,我是海陵王,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興聖宮。 劉淵低著頭,書寫著八思巴文。 若是正常寫,不會太累。 偏偏他寫的很好,故意寫的歪七扭八,那就是一件累人的工作了。 寫了大概一個時辰,他終於完成了今日的“作業”。 一切全是燕貼木兒的鍋。 前三日,剛說完宣文閣之事。 他立馬找來了蒙文教師。 劉淵無奈,隻能服下此口“毒藥”。 把寫好的八思巴文交予蒙文教師後,劉淵剛要起身,蒙文教師就小跑過來,呼哧呼哧道:“陛下,您寫錯了。” 劉淵:“哪裡寫錯了?” 蒙文教師:“您好幾個字母的勾畫位置都勾錯了。” 八思巴所創製的“八思巴文”屬拚音文字,脫胎於古藏文,字母初始有41個字母,隨著實際應用的需要,字母陸續有所增補,現總數達57個。 字母形體多呈方形。 而且都是橫豎變換。 按忽必烈的規定,八思巴文是用來“拚寫一切語言“的。它的書寫對象包括蒙、漢、藏、梵、維吾爾等多種語言。 有點創造世界語的意思。 所以,很難學。 劉淵拿過來一看,道:“奧,錯就錯吧,朕明日再改。” “還有,你的漢語好好練練。” “否則,怎麼可能教好朕八思巴文。” 蒙文教師:“” 他吸了一口氣,降低語速道:“陛下,這三個字母已經寫三天了,明天要不換一下?” “朕還沒有學會,就先學這三個。” “才五十多個字母,一個月學兩三個,學兩年半就學會了。” 蒙文教師眼角都開始泛淚花了。 兩年半! 他都有些懷疑自己的能力了。 劉淵拍拍他的肩膀,道:“這個文字太難了,而且你看,寫出來也不美觀。” “金甲天神托夢於我,讓我學習蒙文。” “可是,我感覺你這個蒙文和我夢中不一樣。” “我夢中看見的那些拚音好學,你教的這個正宗嗎?” 蒙文教師認真道:“陛下,此乃八思巴帝師親自所創,豈能有假。” “好吧,先學著看,朕累了,走了。” 蒙文教師不敢阻攔。 劉淵走出幾步,又扭過頭道:“你也要多學習漢字,等哪天朕有時間,給你賜個漢字,你就知道啥叫文字之美。” 蒙文教師無奈行禮道:“臣,多謝陛下。” 三月一日。 乃大元殿試。 題目,自然是禮部負責。 大元的殿試很簡單。 也是出一道題目,然後交由眾人作答。 劉淵隻需露一麵,而後就沒他的事情。 也不知道是大元的人才多,還是其他原因,劉淵就沒有看見過出成績如此之快的。 上午考的,成績是下午到劉淵手中的。 劉淵手中盯著名單。 他簡單勾畫一下,劉伯溫的名次就進入到綜合榜單前十名,左榜漢人、南人榜單第六名。 其他一些進士的名次也有略微調整。 都是按照提前查看史書記載,做好筆記的,對於一些想重用的人物,儘量將其筆試排名稍作調整。 當然,劉淵也沒有大幅度調整。 畢竟禮部歸中書省管。 這個名單估計一定經過了燕貼木兒集團審核,若是名單大有出入,那就會引起燕貼木兒等人的重視,那就真害了他們。 與會試名單一起審核的,還有另一份名單。 怯薛歹名單。 如今,現存怯薛歹,不算已經外放的省、府、台高官,幾朝積攢下來,賬麵上的數據是一萬七千人。 劉淵派阿魯等人摸排了一下。 實際還乾活的能有萬人就是極限。 大部分都是利用這個身份吃空餉,同時兼任著散官之類的。 剩下的眾人之中。 有實際戰鬥力的人也不多。 其中,宮中占據了千人左右。 這部分人是精銳中的精銳。 其餘之人,大多乾的是兼職。 看守陵墓、放馬、看護莊園等。 千人之中,也有一些是伯顏的人。 目前,劉淵能直接掌管的人數差不多在二百人左右。 剛好能保護好居住的地方:大明殿。 依據舊例,新皇登基,可以選擇一批怯薛歹。 這也是新皇唯一能直接掌控的兵力,其他人很難插手。 燕貼木兒再是權臣,這方麵也沒有資格接觸。 大部分怯薛歹名額皆出自各地萬戶府、以及貴族子弟,其中一部分群體多少有點質子軍的感覺。 劉淵仔細審視著名單。 此次怯薛歹招募人數為三千人,包括從扈衛的、到做飯的、乃至保管玉器,衣食住行各方麵,都是要由這三千人負責。 名單卻足足提供了將近四萬人。 這四萬人所形成的資料,堆滿了劉淵的長桌。 當然,這也有劉淵自找的緣故。 一般此事會有專門的人負責,最後皇帝的職能是畫個圈即可。 可是,這點兵力對於劉淵來說,珍貴的很,他也是惜命之人,加上也無常朝,現在玩女人也消耗精力,不如乾點正經事。 “唐兀人應該可以!” 劉淵勾畫一下。 “宗仁衛的人,那更可以了。” 宗仁衛,乃是由流民組建而成。 實在是蒙古軍戶破產的太多,大部分都賣給當地豪門望族當牛做馬。 作為蒙古大汗,有幾個皇帝看不下,命令各地政府進行贖買。 可是,人太多,最後不了了之。 贖買的人也不好安排,無奈之下,將其組建衛隊,此衛隊是純蒙古衛隊。 在終元一朝,發揮的作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且,它也是少數幾個侍衛親軍不在大都周邊的,直接被扔到了遼陽東北之處。 或許,後來大明征服東北時,他們跟著大明軍隊一起乾過蒙古和東北其他部落。 劉淵則決定要用一用,畢竟是蒙古人,而且這些人經曆過苦日子,收買比較容易。 繼續往下看,一大溜色目群體。 劉淵挑挑撿撿,和燕貼木兒、伯顏關係近的部落排除,其他人少的色目群體則放了進來。 最終,劉淵停在了一個人名字上麵。 “趙河陽,漢族,中書省人。” 他仔細看了看資料,後麵有大宗正府的批注,大致意思是不宜選入怯薛歹。 好嘛。 郯王的意思,還是大宗正府其他人的意思? 郯王喜歡漢學,卻也警惕漢人成為怯薛歹? 有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