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猛龍過江,來者不善?
臘月二十八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0章 猛龍過江,來者不善?,錦衣衛通靈破案:開局獲淩波微步,臘月二十八琮,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急促的馬蹄聲,夾雜著斥候的嘶吼,隔著虎豹騎的陣列,由遠至近的傳到了眾人耳邊。 看到斥候的著裝及令旗之後,朱無忌笑著開口道:“應該是巫峽那邊有消息了。” “放他進來。” “是。” 伴隨著蜀王的開口,虎豹騎相繼讓開了軍列。 待到這名斥候,剛剛衝過來時,居高臨下的曹明,笑著說道:“是不是欽差的船,翻了?” “京城來的落湯狗,現在遊到岸邊了嗎?” 當其說完這些後,一旁朱無忌一臉肆虐笑容的補充道:“涉事船隻,一定要嚴懲不貸哈。” “最少得砍幾個,給朝廷一個交代嗎。” “任知府!” “下官在。” “從大牢死囚中,挑幾個。幫忙糊弄一下。” “是。” 邊說,蜀王邊伸展著懶腰,一臉的淡然自若。 莫說他了,現場的所有官員及隨行將領,也都是這副樣子。 畢竟,這裡可是蜀郡啊。 王妃親自動手,在巫峽給兩船外來戶下套,誰能頂得住? “你這是什麼表情?” “王爺問你話呢。” “你怎麼一張哭喪臉?死爹了?” 最先觀察到斥候麵色不對勁的郭一靖,當即質問道。 待到他說完這話,朱無忌才發現,對方那欲言又止的表情。 “說啊。巫峽,到底什麼情況?” “回,回王爺的話……” “欽差的船隻,距離萬州渡口,還有不到五裡。” 乍一聽這話,就連朱無忌都坐直了身子,下意識質問道:“什麼?” “王妃,沒有在巫峽口動手?” “動了!” “張副將所指揮的戰船,確實在巫峽口與欽差戰船不期而遇。” “可,可……” “可什麼?你能不能不結巴?” “欽差那冒出來一個百戶,僅持竹竿就在江麵上,挑翻了張副將的戰船。” “並造成,重大傷亡。” ‘轟。’ 聽到這話,偌大的現場一片嘩然。 饒是朱無忌,都不敢置信的瞪大眼睛。 “一個百戶,挑翻整艘戰船?” “是。不僅如此,事後這名百戶持飛魚旗,立於桅杆之上,朝著沿岸蜀軍大聲叫囂。” “以崔子翼參將為首的數名將領,紛紛出手。” “無一不被其,挑落江麵。” ‘啪嗒嗒。’ 待到這名斥候,剛說完這話,朱無忌直接跳下王輦,一把撕著對方衣襟,硬生生把其拎了起來。 麵目冷厲的質問道:“隨王妃一起去的幾名王府客卿呢?” “全都,沒有任何動作?” “回王爺的話,沒,沒來得及。” “還沒等王妃派客卿入場,為首的欽差許山,便朝著王妃所在的主帳斬出了一刀。” “數名客卿,為了保護王妃……非死即傷!” “王,王妃呢?” 死幾個客卿,蜀王毫不在意,可若是背靠苗疆域的王妃有什麼三長兩短的話。他在蜀郡的影響力,就大打折扣了! “王妃,有石嬤嬤護著,安然無恙!” ‘啪。’ 聽到這話,氣急敗壞的蜀王,直接把這名斥候,重重摔在了地上。 “廢物,一群廢物!” “去了一個整編水師,就任由他們在本王的巫峽內暢通無阻?” 麵對蜀王的咆哮,連滾帶爬跪在那裡的斥候,當即說道:“是,是王妃下令,停止一切幼稚的阻攔行動。” “說,說……” “說什麼?” “說,許欽差已經手下留情了。” ‘噝噝。’ 聽到這話,現場眾人無不倒吸一口涼氣。 已經手下留情了? 就他們的調查來看,此次許山入蜀,所率的錦衣衛不過百餘人,再加上那二十多名文官,加起來不到二百人。 而他在巫峽安排一個整編的水軍數千人。 可王妃,竟說手下留情了? 這說明什麼? 說明,王妃都沒信心,用這數千人,徹底吃掉百餘人。 或者說,能拚掉一些。可能將事態引向極端! 但無論是哪種情況,都說明王妃,對許山一行有極深的忌憚。 在這一刻,他們腦海裡突然冒出來一組詞——猛龍過江,來者不善? “王爺,末將願率無當飛軍,一雪前恥。” 主動請纓的郭一靖,殺氣騰騰的抱拳道。 聽到這話,一臉沉默的朱無忌,擺手道:“準備迎接欽差。” “啊?” “是。” 誣陷的陌刀陣、十字戟陣,都可以稱為蜀王的歡迎儀式。 哪怕是撞船了,也可以說是意外。 督查司的百戶當眾挑釁、叫囂後,水師氣不過,真對欽差出手了,隻要不死那麼多人…… 最多也是蜀王治軍無方。 可若是蜀軍的精銳,直隸於蜀王府的無當飛軍,直接開啟戰鬥模式。 那就等同於,與大明朝廷翻臉了。 在如今這個節骨眼上,沒有哪方諸侯、藩王,冒天下之大不韙,敢公然自立。 饒是寧王,兵敗京城逃回江西,隻要朝廷一天不發‘檄文’,他們都不敢叛明。 故而,朱無忌哪怕是蜀郡的無冕之王,不敢如此。 槍打出頭鳥! 覬覦蜀郡這一畝三分地的,可不止朝廷。 各地諸侯,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幾裡路距離,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 在等待的期間,萬州渡口已沒了之前輕鬆、自如的氣氛。 沉著臉的蜀王,目光如炬的望向江麵。 隨行的將領,更是一臉的肅殺之氣! 特彆是郭一靖,在看到頭船緩緩靠岸時,他腰間的刀柄,再次被其攥得‘吱吱’作響。 ‘砰!’ ‘轟隆隆。’ 戰船靠岸之後,船上的錦衣衛放下甲板。 隨後眾錦衣衛,在李元芳的率領下,紛紛下船。 緊隨其後的,還有隨行的眾文官。 在看到不遠處蜀王的王輦,以及蜀軍眾官員後,這些文官們,連忙上前。 反倒是,李元芳等人,扶刀而立,站在岸邊,沒有主動上前請安的任何跡象。 “吾等,參見蜀王!” 在為首文官馬建的帶下,這群在京城各個‘鐵骨錚錚’的文官、禦史,如今,卑躬屈膝的向蜀王請著安。 按理說,他們都該隨同主使許山一同前來行禮的。 可耐不住,人家許監正‘藝高人膽大’,臨近渡口,才去換官服。 甚至還輕飄飄的來一句:“老子堂堂大明欽差,讓他一個藩王等會兒,腫麼了?” 夭壽啊。 你不怕,我們怕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