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定!
臘月二十八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5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定!,錦衣衛通靈破案:開局獲淩波微步,臘月二十八琮,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噗!’ 仿佛是感受到了許山的戰意,亦或者他的這一行為,觸犯了天威! 以至於,許山在迎雷而上時,五雷翻滾! 一聲比一聲響徹! 一次又比一次,對許山造成的雷擊傷害加倍。 這也讓疊加了四層刀意的正陽刀,遲遲沒有劈下來。 ‘滋滋啦!’ 每一次的雷擊,都在許山身上一道宛如龜裂般的雷紋。 九陽耀天下,遍布他身上的雷紋,呈現出了刺目的猩紅色! 這突兀的一幕,在皓月、雷鳴的映照及加持下,顯得那般引人注目。 距離皇莊還有十幾裡路的青龍一行,最先捕捉到了這一切。 突如其來的一切,讓他們座下的戰馬,都有些躁動。 “龍哥,你,你看,那是……” 最先開口的朱雀,指向皓月下,那道渺小的猩紅身影,持刀飛天的場景。 看到這一切,青龍都震驚的開口道:“斬雷劫,屠天罰?” “逆天而行?” 全都經曆過天罰的四大同知,自然很清楚,單就凡人之軀力抗雷劫,便已是讓當時的他們生不如死了。 而【斬雷劫,屠天罰】,欲要逆天而行,則將引來天威更大的反噬。 現如今,五雷轟頂的場景,就是最好的詮釋! “他是誰?” “不要命了嗎?” ‘噅……’ 雖相隔十多裡,可連眾人的戰馬,都感受到了天威不可觸犯的前蹄跪地。 以至於,青龍幾人隻得強忍著威壓,強行朝著皇莊方向衝了過去。 可是,距離越近,天威越盛。 還有不到十裡時,能正常推進的,也隻有他們四大同知了。 皇宮之內…… 禦書房與永壽宮外的袁天罡及曹正淳,近乎異口同聲的道出了‘逆天而行’這四個字! 這一刻,他們恨不得親臨現場,一探究竟! 目光如炬的林若芸,直勾勾的盯著,那宛如原點的猩紅身影。 “這是誰的部下,竟如此勇猛?” 麵對這個問題,曹正淳再次沉默了。 此時,他的腦海裡,全都是自己當年斬雷劫時的回憶。 “他若成功……” “大明的武運,最少有他半鬥!” 禦書房前的袁天罡,脫口而出道。 “朕要知道他是誰!” “是敵是友!” “為什麼出現在皇莊內。” 說到這,朱幼薇回憶著許山在境界上的節節攀升,隨即補充道:“朕,還要知道他跟許山到底有沒有關係。” 武帝城! 自詡天下第二的王仙芝,雙手附後的矗立於城頭! 夜觀星象的他,目光如刀的緊盯著皓月! 表情凝重的喃喃自語道:“五雷轟頂?” “是誰逆天而行,屠天罰?” “江湖廟堂之上,近百年沒聽說過,有這樣驚豔的後輩了。” 武當山! ‘甲子蕩魔’的張三豐,突然感受到了什麼。一步出了正殿,順勢登上了屋頂! 仰望著天際的他,目光遠眺向京城方向! “斬雷劫?” “還引來了,五雷天威?” “此子若成,分分天下的兩鬥武運,他獨占一鬥。” 蓬萊,天一道! 被譽為大明最接近天人的天一道人,捋著白胡,居高南望! 另一隻手,不停掐算的他,眉頭緊皺道:“命犯關煞,死而複生?” 有著‘世事如棋乾坤莫測,蒼生為局一念沉浮’之稱的天一道人,在這一刻,竟算不出,何人持刀屠天劫。 在他看來,斬雷劫之人,氣數已儘,早已該歸塵土了。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彆多!” “帝星都被袁天罡盤活了一半命數,關煞孤星,都逆天而行了?” “幼凝,你問道紅塵,危吔!” “參不透,根本參不透!” “嗯?” “成了?” …… 皓月如鏡,映照著許山那猙獰的麵容。 ‘啪!’ 五道雷劫,徹底擊碎了他的金鐘罩! 九道猩紅之氣,逐漸變得黯淡無光。 接二連三的重擊,亦讓此時的許山痛不欲生。 丹田、骨骼、肌肉乃至肌膚,都仿佛被人捏碎、撕爛、活刮了之後,又重組在他身上似的。 “都說生孩子,是十級疼痛!” “老子這特麼的,得百級有餘!” “以後哪個媳婦,跟我說生孩子太疼,老子就帶她斬雷劫。” 心裡嘀咕完這話的許山,張開嘴角嘶吼起來。 “去特麼的天罰……” “我命由我不由天!” “老子說開天,不開也得開。” ‘滋啦!’ ‘轟!’ 強勁的爆炸,映紅了方圓數量地! 所形成的飆風,亦使得青龍、玄武等四名同知,都下意識望而卻步。 ‘嘩啦啦。’ 被掀翻的地表,以事發地為中心,朝著四麵八方,留下了一道道衝擊波的軌跡。 而江寧皇莊,不但消失不見了,更是形成了一個深坑。 剛剛在此戰鬥的所有痕跡和屍體,都頃刻間化為烏有! 皇宮內…… 蹣跚後退一大步的袁天罡,少有的驚愕道:“他做到了。” “而且,他剛剛那一刀,我未感受到‘書山武海’的氣息。” “天師,您的意思是……”一旁朱幼薇驚恐的詢問道。 “他從未踏足過書山武海。” 永壽宮前! “一個從未經過‘書山武海’淬煉的武者,不僅扛下了五雷轟頂,更屠了天罰,逆天而行了?” 震驚不已的林若芸,下意識詢問著身旁的曹正淳。 “是的,太後!” “放眼整個大明,除了那三位之外,老奴和袁天罡都沒做到。” “哀家要知道,他是誰?” “立刻派人去打探。” “是!” 武當山! 隨家師張三豐一同出來的武當山大師兄宋遠橋,在聽到他老的轉述之後,驚為天人道:“師父,此驚豔之輩能尋否?” “書山武海開啟在即,他不會放過這次機會的。” “你帶著三代弟子,一起去參加書山武海時,多留意一番。” “記住,即便不能與此子為友,也決不能為敵。更不能參與廟堂之爭!” “特彆是你兒子宋青書,他跟金錢幫的上官小仙,不清不楚的。絕不能由著他性子來。” “弟子記下了!” 武帝城! 把自己弟子宮半闕、林雅,喊到身旁的王仙芝,諄諄教導道:“你們赴京參加‘書山武海’,切勿不可招搖過市。” “師父知道,寧王待爾等不薄。但無論是皇權之爭,還是廟堂之鬥,皆不是吾等武夫,能參與其中的。” “另外,逆天而行的驚豔後輩,勢必也會踏書山、渡武海。避其鋒芒,切勿一爭高下。” 嘴上雖然應答了自家師父,但心底…… 無論是宮半闕,還是林雅,都想著一鳴驚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