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臥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0章 牧民有術,凡人仙葫,西門臥雪,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這次給司馬義回信過後,差不多又過了一年時間,才收到司馬義的信。 兩人距離太遠,司馬義收到信的時候,又重新當上了一個小官,此時正在任上。 當然不可能扔下官職投奔二狗子。 而且,信中司馬義委婉地告訴二狗子。 他的目標是整個大周王朝,早已將個人的安危榮辱拋之身後。 在司馬家被滅門的時候,他已經把自己當成一個死人。 重新活過來的他,不惜命,不圖錢,隻想改變這個黑白顛倒的世界。 他連死都不懼,何懼罷官! 二狗子看完司馬義的信,不知道該如何回複。 這也許就是人和人之間的區彆吧。 他如果受了誰的欺壓,會不聲不響,默默記在心裡,逮到機會就報仇,弄死對方。 如果沒有報仇的機會,就一直忍下去,他要是沒有這一份隱忍,當年在嬸娘手裡早就死了。 回想起來,大狗當初就是沒忍住…… 司馬義的想法跟二狗子就完全不同。 他受了夏縣令的陷害,全家滅門,最後卻認為,是整個大周王朝的問題。 算了,人各有誌,不可強求,彼此尊重就好。 二狗子給司馬義的回信,隻說了些今年三陽郡又是一個大豐收。 他現在是三陽郡唯一的地主,全郡20多萬人,全都是他的佃戶。 信中告訴司馬義,要是哪天混不下去沒飯吃了,可以到三陽郡來當佃戶,一定把最肥沃的良田佃租給他。 二狗子把信寫好,就讓人送到驛站,寄了出去。 他猜測,等司馬義收到信的時候,應該又被罷官了。 兩人路途過於遙遠,而司馬義罷官的速度又太快。 差不多一年一次的通信,遠遠趕不上司馬義的節奏。 在過去的這一年裡,三陽郡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轄區內原本僅有的那幾十個地主,每年要交的各種賦稅,就需要用掉土地收入的三成。 在三陽郡兩成以上的地租,根本就雇不到佃戶,自己耕種也不如當佃戶。 最後這些地主隻能把土地賣給二狗子,另謀生路。 到現在,全郡土地歸於一家,他成了名副其實的三陽郡第一人。 二狗子從小就是一個喂豬砍柴的,隻會種地,從沒當過官,對於如何牧民,極度缺少經驗。 因為太窮,他甚至連牛馬都沒養過。 隻能把種莊稼的一些理念,生搬硬套地用到三陽郡的日常管理上。 首先,種田不下糞等於是瞎混。 要想莊稼長得好,肥水不可少! 在二狗子心裡,很樸素地將全郡佃戶,都當成了自己地裡的莊稼。 這一點他其實早就做到了,隻收兩成佃租,佃戶手裡還剩下八成收獲,足夠他們吃飽飯。 甚至趕上逢年過節的時候,還能吃上肉。 對於佃戶而言,肥水已經足夠了,過得比一些小地主還要好。 三陽郡在他的管轄下,竟然沒有一個人餓死,在整個大周王朝絕對是奇跡。 第二,要想讓莊稼長得茂盛,就不能今天薅一把葉子,明天刨一些根。 為了嗬護莊稼生長,讓佃戶能安心種地。 二狗子專門組織幾支隊伍,在各地巡查,緝捕盜賊,並嚴令禁止手下人擾民。 手下這些人都是些苦出身,二狗子給了他們一條命,但這些年可能過慣了好日子。 有些人已經學會官老爺的那一套。 前段時間有一個隨意騷擾毆打佃戶。 被二狗子知道後,把這個手下吊起來,當眾抽打了一頓。 然後關進監獄餓了十來天,讓他回憶一下以前挨餓的滋味。 誰要是敢毀壞地裡的莊稼,就是斷二狗子的財路,絕對與他勢不兩立。 自此以後,全郡百姓言必稱張青天。 現在不需要二狗子特意宣揚,他這個青天大老爺的聲名,已經傳揚到周邊好幾個州郡。 對於二狗子來說,完全是個意外收獲,他原本隻是按照種莊稼的方式生搬硬套。 讓全郡的佃戶安心種地,他就可以收更多的地租,完全出於私心。 有了這一次的成功之後,二狗子覺得,當個青天大老爺好像也沒那麽難,他都有點飄了。 讓他對於自己種莊稼喂豬的那一套理論,更自信了。 想起以前,吃夠了人口不足,沒人種地的虧,想要鼓勵佃戶們多生孩子多種地。 他又想起,以前村裡的牛馬下崽,主人都會喂一些精料。 二狗子又是生搬硬套地把這一招挪了過來,最近這段時間,又頒布了一條新政令。 他自掏腰包,任何佃戶家庭,隻要有新生人口出生,就獎勵一石糧食。 搜書名找不到,可以試試搜作者哦,也許隻是改名了! 這一下子,那些佃戶每天在地裡累得跟狗一樣,回家也要打起精神,再耕一塊地。 很明顯,除了光棍,晚上在外麵晃蕩的人都少了。 那些小媳婦平時出門,要是不挺一個大肚子,家裡男人就會抬不起頭。 彆人還以為她家男人不行。 這種恥辱,堪比頭上頂一個綠帽子出門。 佃戶們的思維可都是很淳樸的,你家的地要是種不了,不如借給我種,總不能讓土地荒廢了。 新政頒布這一年下來,人口出生率暴增。 不過,他很快就發現很不對勁。 孩子確實生下來了,一石糧食也領了。 但孩子沒養活。 每出生的十個孩子裡麵,差不多有六七個沒養活的,沒養活的孩子裡,又以女孩占多數。 二狗子看著黃老財統計出來的一份人口數據,手指微微顫抖。 “刁民!” 這還是他上任以來,頭一回罵手下的佃戶是刁民。 正常情況下,大周王朝嬰兒出生死亡率,大概是三分之一左右。 所以部分地主老財家裡孩子活到100天,都會慶祝一下,這個孩子大概是能養活了。 但在這一年裡,三陽郡嬰兒死亡率翻了一倍。 二狗子從小就在蛇溪村見慣了溺嬰棄嬰,當然知道這超高的死亡率是怎麽來的。 “老爺,我們獎勵一石糧食的政令,要不要停止?” 黃老財人老成精,自然更明白這些嬰兒是怎麽死的,都是因為那一石糧食。 二狗子揉了揉額頭,他既往的人生經驗裡,沒有應對的辦法。 讀過的那些聖賢書裡,也從來不教這些。 “黃老財。” “問你一個問題,如果有些牲口會弄死自己的崽,怎麽辦?” 黃老財作為蛇溪村的首富,曾經養過很多牲口,積累了很多經驗。 “這種牲口確實有,以前我家有隻母雞,每次剛把蛋下出來,就自己把雞蛋琢破吃掉。 我就讓家裡女人每天守在雞窩旁邊,雞蛋剛下出來就拿走。” “還有些牲口生下崽以後,會把崽咬死吃掉,遇到這種牲口,隻能把小崽子拿走,單獨喂養……” 黃老財說起自己養牲口的經驗,那也是相當的豐富,滔滔不絕。 二狗子聽完黃老財的這一席話,竟然也茅塞頓開。 “我有辦法了。” 這次跟黃老財深入交談之後,就把秋月叫過來,給了她一大筆錢和糧食。 讓秋月拿著這筆錢,在全郡範圍內先建立100個育嬰堂。 一石糧食的獎勵照常發放,凡是那些生下崽不願意養的,育嬰堂全部收過來。 同時再發現有溺嬰棄嬰的情況,與殺人同罪。 秋月用了幾個月,才剛建好第一批育嬰堂,很快就收了很多嬰兒,爆滿了。 二狗子再給錢糧,繼續加建100座。 育嬰堂接收的,大部分都是那些剛生下來的嬰兒,體質極弱。 沒有母乳,僅靠喝點米粥,很容易死亡。 為了增強這些嬰兒的成活率,二狗子專門調撥了一大批靈米。 另外還弄到少量羊奶,一些肉食,也都分撥到育嬰堂。 嬰兒吃上靈米熬的粥之後,果然死亡率大幅下降。 而且這些嬰兒從小吃了靈食,體質也更加健壯…… ………… 二狗子以種莊稼的理念為基礎,經過幾年的經營,三陽郡已然成了整個青州最富裕的郡。 如今擁有人口60多萬,每年收的地租就有將近200萬石。 全郡百姓無一人餓死。 三陽郡出了個青天大老爺,富甲一方的傳說,已然傳遍了整個大周王朝。 成了整個王朝百姓向往之地,現在仍然有很多人不遠千裡,想要遷徙到三陽郡。 特彆是當今整個大周王朝各處水深火熱,戰亂不止的情況下,三陽郡就顯得更耀眼了。 為此,隆興聖皇帝還專門擬了一份聖旨,誇獎二狗子。 誇他牧民有術! 不過,這麽肥的一大塊肉,無論夏家還是隆興聖皇帝,都沒打算讓二狗子獨享。 開始以各種名目往三陽郡安插官員。 手底下十幾個縣令的位置,都成了香餑餑。 至於原本夏家對於三陽郡的各種封鎖,被二狗子大手筆借了幾次物資之後,早就不攻自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