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危險邊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二章 表親,奇怪選擇係統,遊走危險邊緣,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幸好有曾圖昌暗中插了一手,爭取到對陣容,趙雲明等人的訓練權利。
朱標林本來認為,以趙雲明的性情,肯定會和曾圖昌,立即發生係列衝突不可。
哪曾想他帶領其他替補球員們,參加籃球常規訓練的時候,偶爾看到趙雲明那邊的情況。
竟然出人意料,發現旁邊球場上趙雲明和曾圖昌兩人,一副其樂融融狀態。
讓朱標林氣得差點吐血,同時心裡還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警惕和不安。
所以結束訓練後,向曾圖昌打聽消息時,又假裝不動聲色,詢問曾圖昌。
探尋曾圖昌和趙雲明這兩個人,對於“新生杯籃球大賽”所做的準備。
可沒有想到,曾圖昌居然也變壞了,膽敢隱瞞事實真相,對朱標林虛與委蛇。
曾圖昌根本就沒有打算,想要把昨天晚上的真相,告訴朱標林,讓朱標林知曉。
畢竟在曾圖昌親眼看到趙雲明,驚人的表現前,連曾圖昌自己都不相信。
趙雲明能夠有那麼,匪夷所思的表現。
曾圖昌故意弱化趙雲明表現,饒是如此,也讓朱標林感覺,有些難以置信。
“阿昌你說什麼?”
“趙雲明那個臭小子,前後隻是投了三個球,最後的投球居然能夠湊巧投中?”
不管趙雲明是依靠好運氣,還是憑借他的真實實力,僥幸投中了一個“背後投球”。
都讓朱標林覺得很感慨。
曾圖昌發覺,朱標林果然沒有識破,自己半真半假的談話,心頭暗自鬆了口氣。
他並不覺得朱標林,可以憑借簡單的三言兩語,識破自己隱瞞真相的事情。
在朱標林沒有親眼看到趙雲明,“背後投籃”的表演前,哪怕朱標林想破了腦袋。
也是無濟於事。
而且以趙雲明和朱標林之間的矛盾重重,差不多已經就是,老死不相往來狀態。
曾圖昌覺得,趙雲明也不可能會無緣無故,跑到朱標林眼前,給朱標林表演“絕技”。
這對趙雲明非但沒有半點的好處,肯定還會引起,朱標林對他的嫉妒情緒。
出手破壞趙雲明的好事。
以趙雲明的智商,應該可以想到這樣的結果,絕對不會去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曾圖昌還是覺得,自己應該警告趙雲明,不要去撩撥朱標林。
但想想趙雲明的性情,曾圖昌又覺得這件事情,成功的幾率不會很大。
趙雲明並非願意低頭的人物,朱標林也不可服輸,兩人相碰簡直就是針尖對麥芒。
眼下朱標林肯後退一步,讓曾圖昌掌管,建築工程學院籃球隊,陣容。
已經是朱標林,肯做出的最大容讓。
曾圖昌心裡其實也很清楚,朱標林這麼做,未嘗沒有想看,他受到趙雲明反噬的結果。
但對於曾圖昌來說,這無疑也是他最大的機會。
有道是,“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朱標林既然願意給曾圖昌這個,可以改變的大好機會,曾圖昌當當要好好把握。
絕對不可能讓機會從手中偷偷溜走。
而他能否真正翻身的最大因素,就是趙雲明所擁有,強大的投籃技術。
所以曾圖昌需要,儘量保護趙雲明不受,外界的不良影響,以免影響趙雲明。
迎戰“新生杯籃球大賽”的心情。
如果一個籃球隊的教練,無法給予教導籃球隊的球員們,保駕護航的能力。
又怎麼算得上是合格的教練?
曾圖昌就認為,朱標林在這一點上,想要力壓趙雲明,讓趙雲明俯首稱臣的想法。
還有做法,都不怎麼靠譜。
相反曾圖昌卻願意,儘情配合趙雲明,為了爭取“新生杯籃球大賽”的勝利。
一再繼續容忍趙雲明的壞脾氣。
曾圖昌深信,自己今天的退讓到最後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豐厚獲利。
隻能說,人到了絕境時,都會不惜一切,拚儘全力抓住最後的救命稻草。
曾圖昌遠望趙雲明漸行漸遠的背影,心裡頭暗自祈禱,趙雲明同學你必須更加給力。
不僅僅隻是為你自己,也要為老師我。
用最好的成績狠狠出一口惡氣。
趙雲明聽著曾圖昌,對朱標林的蓄意隱瞞,也是暗自感慨,曾圖昌能夠做到這點。
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如果是剛剛參加選拔訓練的開始,估計誰也預料不到短短時間,兩位教練老師。
從看上去配合十分默契的情況,已經變成了各有心思,分道揚鑣的情況。
隻能說因為“人皆有私”,才是造成了曾圖昌和朱標林,眼下各懷鬼胎情況。
對趙雲明來說,這就是最好的情況。
朱標林因為李玉琳的事情,對他一直懷恨在心,誰也不知道,朱標林會否使壞。
阻撓趙雲明獲得成功。
所以換成曾圖昌,在名義上指導籃球隊的陣容,恰好避免了這種情況的發生。
趙雲明聽著身後曾圖昌,和朱標林兩人,一個想尋根問底,一個虛與委蛇。
情不自禁嘴角翹起,露出一個不自覺的笑意。
李玉琳發現趙雲明心情不錯,同樣麵帶笑容詢問,“阿明想到了什麼開心的事情?”
趙雲明聞言咧嘴一笑,“那位朱標林老師,和學姐你的關係,應該比較疏遠吧?”
李玉琳俏臉上露出尋思神色,仔細沉吟片刻才回答,“我爸爸和他媽媽。”
“兩人的曾祖是親兄弟,如果算起來的話,正好還是在五服的範圍內。”
如果說,李玉琳的父親和朱標林的母親,關係還算是比較密切,彼此之間稱姐道弟。
那麼到了李玉琳和朱標林兩個人,因為是表親的關係,彼此就顯得更加疏遠。
這一點自從李玉琳,每次說到朱標林的時候,都沒有太大的感情起伏。
就可以看得出來。
俗話說,“一表三千裡,一堂五百年”,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也怨不得李玉琳。
對朱標林並沒有多少感情。
李玉琳和父親,和朱標林的母親,固然是堂姐弟,但兩者之間的親情並沒有延續。
到李玉琳和朱標林兩人的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類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