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危險邊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八十章 小手段,奇怪選擇係統,遊走危險邊緣,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周群倫五人戰勝對手,又得到趙雲明的鼓勵,忍不住熱情澎湃,和趙雲明碰拳高喊。 落敗於他們手下的那支小隊,聽到幾人歡聲呼喊,人人臉上露出沮喪神色。 卻招來原本在籃球邊觀戰,等待著和他們兩隻小隊,繼續下一輪比賽的五人。 鼻孔裡齊齊發出“哼”的一聲悶響。 周群倫等人已經戰勝一個對手,還妄想著要繼續輝煌,再次取得勝利。 話裡話外之意,不就是拿他們也當做墊腳石,才能夠繼續輝煌,再創成功? 分明是根本沒有,把他們這支五人小隊放在眼裡,才會眾目睽睽之下。 喊出如此不靠譜的宣揚口號。 隻要是有稍稍一點兒心氣的人,都無法忍受,周群倫等人,這種近乎侮辱性的行為。 凡是報名參加選拔的新生球員們,沒有真正比賽,察覺到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前。 永遠都不會覺得,自己是弱者麵目。 這支首場輪空,在籃球場旁邊觀看比賽的五人小隊,自然也有相同心態。 如果連這點信心都沒有,根本就不會主動報名,參加這一場選拔訓練。 況且這觀戰五人小隊的眼裡,確實看不上,被周群倫五人,擊敗的那支小隊。 因為他們五人小隊的新生球員,在昨天的體能測試中,最終所獲得的成績。 要遠遠超過被周群倫五人擊敗的小隊,所以這些人,擁有看不起失敗者的資格。 麵對周群倫等人的炫耀,毫不猶豫開口嗬斥。 五人雙眸怒火噴射,按捺不住心頭情緒,同樣對周群倫等人暴喝回擊。 “真是狂妄自大,還沒有比賽,就敢妄下結論,難道就不害怕,比賽輸了怎麼辦?” “如果我們贏了你們,豈不是對你們的狠狠打臉,到時候看你們還有臉吹牛?” “說大話誰又不會,等先勝過我們再說不遲,免得真成了被我們打臉……” “沙場秋點兵,手上見真章,口說無憑,等下你們見識見識,我們的實力。” “廢話真多,還以為喊幾句口號,就可以虛張聲勢,嚇唬住我們大家嗎?” 還沒有參加比賽的五人,對趙雲明六人嗔目嗬斥,心頭不滿洋溢於表。 周群倫等人也不是什麼好脾氣,或者說搞運動的一夥人,都是些年輕氣盛的學生。 聽到對麵的嘲諷,統統一個個化作暴走的雞神,紛紛展開了反唇相譏。 雙方隔著一個籃球場,爆發無限熱情,你一句我一言,恨不得把對方貶得狗血淋頭。 受製於兩位教練老師在場,這群抓個對罵的家夥們,並不敢滿口的汙言穢語。 詛咒對方的祖宗十八代,對彼此的先人們,張嘴就是激烈的人身攻擊。 翻來覆去,照樣有許多貶斥對方的詞語。 比如你說他是“懦夫”話音未落,立刻被對方還擊為“莽漢”,針鋒相對。 或者一個說另外一個“狂妄自大”,迎來對方“不服來戰”鏗鏘有聲的嗬斥。 簡直塞滿了整個籃球場上空,讓第一戰失敗的五人小隊,遠離對罵的雙方。 全員瑟瑟發抖的同時,又對雙方仿佛狗咬狗似,一地雞毛的火爆表現。 心生彆樣情緒,一邊緩緩舔舐失敗,一邊卻交頭接耳,巴不得兩方敵人。 最好連狗腦子都打出來。 趙雲明沒有參加兩方的罵戰,卻豎起耳朵偷聽,落敗五人小隊的低聲嘀咕。 心頭不由暗覺好笑。 朱標林和曾圖昌兩位教練老師,眼神晦暗,並沒有出聲,阻止兩方人馬罵戰不休。 趙雲明也沒有興趣提醒。 等到五分鐘的休息時間結束,再次選擇參戰隊伍,才在曾圖昌的提醒下。 緘口不言,等待教練老師宣布最終答案。 不知道是無意,還有有意的選擇,第二場比賽,居然輪到了剛剛對罵的兩支五人小隊。 趙雲明聽到曾圖昌宣布的結果之後,不由啞然失笑,目光輕瞥兩位教練老師。 能夠清晰感應到,兩位教練老師的惡意滿滿,果然是故意針對他們小隊。 畢竟第一天參加選拔訓練,明明是趙雲明和王朗俊發生衝突,等到兩位老師登場。 趙雲明卻睜眼說瞎話,和王朗俊一唱一和,故意混淆兩人對峙的概念。 最終讓曾圖昌恨得直咬牙,偏偏又對趙雲明無可奈何,就安排兩人進行一比一比賽。 導致王朗俊失敗後,覺得自己無臉見人,直接離開籃球場,匆匆結束選拔訓練。 在曾圖昌看來,便是學院籃球隊的重大損失,念念不忘準備請回王朗俊。 經過同僚朱標林的勸說,還有偷聽趙雲明的談話,才意識到王朗俊的離開。 實屬迫不得已。 王朗俊已經不是籃球隊球員,曾圖昌也不好把怒氣,發泄到王朗俊身上。 因此留下來的趙雲明,就讓曾圖昌覺得更加惹眼,時而弄些小手段為難趙雲明。 像這次周群倫五人,剛剛結束一場比賽,僅僅休息五分鐘,就需要馬不停蹄。 繼續參加第二輪的比賽。 不得不說,經過第一次比賽後,哪怕已經休息片刻時間,周群倫五人的體力。 也沒有完全得到恢複。 就必須和另外一支五人小隊比賽,立刻進行比賽。 相比趙雲明小隊,比賽對手體力就更加充沛,明顯以逸待勞,占據便宜。 當然了,趙雲明還覺得,哪怕他用這個質詢曾圖昌,隻怕對方也不會認同。 說不定還會學趙雲明狡辯方式,宣稱他們小隊,雖然經過一場不怎麼激烈的比賽。 但因為是有六名成員的緣故,沒有進行比賽的趙雲明,完全可以代替某位球員。 參加第二輪的比賽。 如此一來的話,有“以逸待勞”嫌疑小隊,身上的嫌疑,也就不會那麼明顯。 這種事先就想好“退路”的行為,即便趙雲明再怎麼質疑,也不可能得到答案。 趙雲明小隊自然也隻能夠,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周群倫五人獲得第一場比賽勝利以後,正覺得躊躇滿誌,興致最為高漲時。 聽到曾圖昌宣布,恨不得立即上場比賽,輕輕鬆鬆擊潰對手,讓大放厥詞的對手們。 知曉什麼才是強者的風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