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危險邊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章 反思,奇怪選擇係統,遊走危險邊緣,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相比起那些初高中生,甚至比起高三高考生,明明隻是多出來一個暑假而已。 變成大學生後,所有人就都像是突然長大成人,變得更加成熟,圓滑。 漸漸褪去原本渾身的青澀,以完全不同的精神麵貌,迎接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 到目前為止,不管是李玉琳的曖昧,還是五個舍友的友好,都讓趙雲明覺得頗為滿意。 他雖然性格中隱藏孤僻,但也並不是說,非要故意把自己弄得鼻孔朝天,和所有人都彼此敵視。 那並不是孤僻,而是作死行為。 人生在世,本來就是整體社會的一小份子,誰也無法天然獨立在群體之外。 縱然是隱居世外,也需要和外界溝通,獲取生活必需品,才能夠繼續生活下去。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裡,講述了一個“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世外桃源。 然而如果這個世外桃源,一直都不和外界交流,沒有鹽和鐵的不斷輸入。 隻怕等到遷入時,隨身攜帶的鹽用完以後,就會開始緩緩地走向毀滅。 總不能說,在桃源裡,不僅有鹽池,還有鐵礦,而且還有懂得提取鹽和懂得冶鐵的工藝人吧? 所以桃花源,不過是一個魏晉士大夫,不顧社會規律,強行幻想的烏有國度。 新一天烈日下的操場上麵,新生們揮汗如雨,一絲不苟聽從教官的指揮。 揮舞著雙手和雙腳,不斷調整姿勢,做出一點點變得更加規範的動作。 趙雲明一心兩用,心裡想著昨天那一份莫名感動,手腳依然能夠輕易做到。 在所有新生裡麵最為規範的動作,讓那位滿臉嚴肅的教官,都忍不住頻頻注目。 暗想這個新生簡直就是,最為合格的新兵種子,真想把他介紹給自己所在的部隊。 隻是一個新兵能否成功入伍,還有其他許多方麵的要求,並不是簡單的三言兩語就能決定。 他也隻是臨時選拔的教官,並不清楚趙雲明家庭情況,不能替趙雲明一言而定。 況且大學生入伍,雖然有諸多優惠條件,但也不是每個大學生,都承受得住部隊裡的艱辛。 比起大學新生隻有半個月的軍訓,部隊裡的訓練項目和強度,才叫做不可同日而語。 大大小小總共幾十個科目的訓練項目,隻是報一報名字,在場的十個新生裡頭,可能就會暈倒九個。 教官雖然替趙雲明覺得惋惜,但不妨礙他的眼眸裡,時而掠過讚賞目光。 趙雲明不知道教官的想法,也不知道教官在感慨,他不去參軍入伍實在太可惜了。 他一邊手腳輕快,做出最規範,最標準的動作,一邊在腦海裡,開始思索昨天,和李玉琳一起對峙李典霖時,態度是不是顯得太過於強硬? 不管怎麼說,李典霖也是李玉琳的二哥,如果他和李玉琳最後真能夠成就好事。 估計是怎麼都避不開,這一位李典霖。 除非他和李玉琳在以後,從都不和李典霖來往,但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李玉琳和李典霖是兄妹關係,親密程度遠非普通人可比,除非是反目成仇,否則總有相見時候。 東甌人又十分注重,過年過節的禮儀,特彆是老一輩,更是注重傳統。 李家作為一個大家族,肯定保持著許多傳統的規定,家族裡的人員關係,一定非常關注。 他如果不能和李玉琳走到一起,那麼和李典霖關係再怎麼險惡,也不會影響兄妹兩人關係。 但是如果因為他的緣故,讓李典霖和李玉琳兄妹變得不和,豈不是他的罪過? 趙雲明想到這裡,暗自思量,自己在接人待物方麵,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哪怕是為了李玉琳。 雖然性格比起普通人,要孤僻一些,除了不是十分合群,耐得住寂寞以外。 趙雲明也需要社會的支持,才能夠健康安全的活下去。 進入東甌大學以後,雖然隻有短短半個多月的時間,他已經漸漸適應,大學的生活。 平時的一日三餐,三點一線都是十多年來,已經熟悉地不能再熟悉的味道。 隻有新生軍訓,才是陌生的體驗。 十多天不間斷的軍訓,就像是一座熔爐,把完全陌生的學生,變成一個整體。 趙雲明身在其中,除了和五個舍友的關係越發融洽,也開始認識了另外一些新麵孔。 比如號稱小富豪的劉柏樂,還有另外一位同學陳黃木,在看到李玉琳出現時,總是雙眼放光。 儼然是新一代李玉琳小粉絲模樣,絲毫不比那些,為李玉琳癡狂的老生。 這兩人在第一次看到李玉琳時,發現她和趙雲明關係曖昧,就對趙雲明感到羨慕嫉妒恨。 不過卻沒有像王朗俊那樣,不自量力出麵挑釁趙雲明,最終淪為眾人的笑柄。 劉柏樂和陳黃木兩人,家裡小有資產,隱隱知道李玉琳出身李家的情況。 反而對李玉琳不敢有太多幻想,徹底成為隻敢遠觀,而不敢有任何褻瀆心理的工具人。 除了在初期,把李玉琳那一輛公路自行車的真實價格,告知了趙雲明。 卻連湊到李玉琳身前的勇氣都沒有。 趙雲明私下覺得,劉柏樂和陳黃木兩人,就是顧忌太多,才會瞻前顧後,不敢麵對李玉琳。 相反和趙雲明同宿舍的五個活寶舍友,就敢當著李玉琳的麵,一口一個“明嫂”。 把李玉琳叫得笑靨如花,對這五個活寶舍友的識趣,感到分外心滿意得。 同樣五個活寶舍友,也和趙雲明,還有前來串班的李玉琳,關係最是密切。 人和人的交情,就是這樣在互相不斷了解後,然後才慢慢變地更加熟悉。 最後因為各自性情相同與否,或者逐漸成為知心朋友,或者最終分道揚鑣。 緣來緣散,正是人和人之間交往的真諦。 世上沒有不散的筵席,朋友之間可能會因為誌向和選擇,變得天各一方,難有再見。 然而如李典霖和李玉琳那樣的親人,終究是血濃於水,才是最不能割舍的情意。 趙雲明想通這一點以後,驀的隻覺豁然開朗。 準備等和李玉琳相聚之際,向李玉琳坦白,並且請教如何才能,緩和和李典霖的關係? 當然,李典霖要求他加入籃球社。 也不是不可以商量,反正軍訓結束以後,作為一名新生,終歸需要選擇一個社團。 但在答應二舅哥加入籃球社前,還需要把握好態度,免得被對方看低。 誤以為自己是有求於他。 嗯,嗯。 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