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蝦大騎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章 蘇卡不列,穿越後,我的兼職是電影明星,皮皮蝦大騎士,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永生不滅,全知全能。
這是人類對神的基本定義,但這也隻是人類對神付諸的想象而已,沒有人真正了解過神究竟代表了什麼。
創世主?
高等生物?
抑或是這個宇宙的管理係統。
這是因為人類的文明程度還不足以理解神這種維度的存在,也更無法揣測神到底在思考什麼。甚至連神的思考模式,人類也無法想象。
如果假設神是永生種,即使在宇宙寂滅後都能存在,那麼祂是否還會再創造一個新的宇宙?
或者說,如果神是全知全能,那祂還會讓這個宇宙走向終點麼?
羅修提了一堆問題,然後乾脆利落地把這些都扔給了教廷,絲毫不考慮會在梵蒂岡引起怎樣的軒然大波,就和艾瑪一起出發去俄羅斯了。
他們當然不是去旅遊,而是去拍攝《諜影重重2》。這部電影的大部分鏡頭都將在德國拍攝,不過還需要去印度和俄羅斯拍攝幾場重要的戲份。如果是按照電影裡的時間順序,應該是從印度開始,然後去德國,去完俄羅斯後最後再去美國拍幾個鏡頭。之所以這樣設計,艾瑪在寫劇本的時候也是有考量的。
柏林和莫斯科都是冷戰時期的前沿,所以這兩個城市既令人激動又讓人感到危險和不可預知。所以她在劇本中強調,柏林和莫斯科所呈現出的色調也應該與眾不同,讓伯恩從炎熱而多彩的印度來到顏色單調的莫斯科冬季,地域從繁茂的熱帶來到冰冷、強硬的寒帶,顏色也由飽和最終變為幾近黑白,預示有更孤獨和更危險的任務在等著他,同時這還是一次心靈之旅。
隻是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把拍攝順序倒了過來,俄羅斯的戲份先拍,然後是德國、印度,最後回美國拍攝伯恩去cia大廈找帕梅拉·蘭迪的那場戲。
為了保持第一部粗糙、紀錄片式的影像風格,格林格拉斯在大多情況下都用手持攝影機拍攝,並將色彩柔化,不惜任何代價拒絕電腦的介入,而且所有的特技鏡頭均為真實拍攝。隻有在俄羅斯拍攝汽車追逐戲的時候,他才不得不改用“go-obile”特技駕駛攝影機,從幾十個攝像角度來拍攝車體和移動中的劇烈變化。
劇組還特地為羅修找了一輛伏爾加當做座駕,在追逐戲開始前,劇組對這輛“ГА3 3110”進行了加固和調整,道具師是這樣告訴羅修的:“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委托俄羅斯汽車評測機構Авeвю對伏爾加3110的被動安全性進行評測,評分0至16分,分數越高說明車輛安全性越好,你猜這輛車拿了幾分?”
羅修想了想,蘇係轎車的鋼板厚車頭硬,應該非常安全:“我猜10分?起碼有個及格。”
道具師的目光充滿了同情,就好像看到一隻踏入陷阱還不自知的野豬:“2分!車輛正麵碰撞測試的標準是以每小時64公裡的車速撞水泥牆,我看過現場,外觀上轎車車頭吸能很好,車頭潰縮到位,而且車艙空間完整。但裡麵的假人情況不太好,如果當時是你在駕駛的話,轉向柱會首先擊中你的下巴,然後扭傷了你的脖子。同時,安全帶勒得太緊,你的肋骨起碼得斷三根。”
羅修麵看著被拆得七零八落的轎車罵了一聲“蘇卡不列”,心裡在尋思自己最近是不是得罪過格林格拉斯,以至於他居然要公報私仇!
艾瑪告訴他想多了,尤其是羅修最近一直抱著“總有刁民想害朕”的想法在到處找不存在的刺客,這主要是因為他這幾天把《刺客信條》係列給重溫了一遍……
在俄羅斯的戲份拍完後,劇組又轉戰柏林,影片絕大部分在這裡拍攝完成,因為柏林曾是冷戰時期的熱點地區。
針對主要演員的動作和駕駛訓練也是在柏林郊區進行。卡爾·厄本在學會了使用多種兵器,如38特種轉輪手槍、9伯萊塔手槍和308步槍等等。羅修也在這裡進行了培訓,他必須在舉手投足和舉槍射擊之間顯現出老辣的風範,格林格拉斯找了一堆專業人士來指導,還很聰明地簽了日薪合同並在第二天就打發他們回了老家。
“你幫劇組省了不少錢,”格林格拉斯誇獎羅修隻用一天就完成了訓練,那些教練結賬走人的時候就像是發現自己被包工頭騙了的農民工,“下次我們可以試試時薪,你爭取在一個小時內學會。”
“請您做個人吧……”羅修沒想到這個世界上居然還有比自己更不要臉的人,“彆在拍第三部的時候沒人願意上門了。”
“那也是一年後的事情,他們早就忘記了。”格林格拉斯的玩笑一點都不好笑。
他現在正開著車帶羅修和艾瑪來到巴伯爾斯堡電影製片廠,這裡曾是世界大戰前全世界最大的電影製片廠,曆史比好萊塢更悠久,弗裡茨·朗的《大都會》和約瑟夫·馮·斯坦伯格的《藍天使》都曾在此製作,劇組也將以這裡為中心進行拍攝。
柏林作為《諜影重重2》的主要拍攝地,劇組跑遍了整個柏林及周圍郊區,兩場在羅修看起來最重要的戲份就是在這裡完成。
第一場就是伯恩跟蹤蘭迪的精彩設計,沒有竊聽器也沒有無人機和衛星,僅憑借一本2003年的黃頁電話本和一個移動電話,伯恩就鎖定了這位中央情報局高級主管的位置。這也是《諜影重重》係列電影的特點,伯恩所使用的工具都是真實存在,很多還是普通人都唾手可得,這讓電影看起來更加真實,而且與其他的特工電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第二場重頭戲則是兩個特工之間的近身肉搏,再次擔任動作指導的袁和平在武術動作裡加入了李小龍的截拳道,讓打鬥變得更加淩厲。除此之外,他還為這場激烈的打戲增加了一個小道具——一本雜誌卷起來被作為了武器,袁和平解釋這是源於一種古老的菲律賓武術,任何伸手可及的日常用品都可以被變成殺人利器。羅修懷疑老爺子這是最近看了成龍電影,決定把伯恩也打造成一個宜家戰神……
劇組在柏林廣泛取景,就連片中莫斯科的街道也在原東德地區拍攝,其中伯恩在弗裡德裡希大橋上逃脫的場景就是在原東德地區的米特區完成。
格林格拉斯稱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節約成本,然後他又談到劇本:“我很喜歡第二部的劇本,甚至比第一部還好,你對原著進行了一次成功的改編……實際上根本是就和原著沒太大關係了。”
艾瑪也很喜歡第二部,因為在她看來這一部才是整個係列的靈魂:“哈利還是從原著出發的,在第二裡瑪麗被人綁架,並成為勒索伯恩的籌碼。伯恩曾警告中情局的特工,如果他們再接近他,他就不會放過他們,哈利就是從這兩點切入編織出影片的故事。”
“我不得不改變原著的故事情節,隻保留保人物、處境和故事的感覺,”羅修解釋自己對原著進行大刀闊斧地改編的原因,“原著的背景是冷戰時代,現在第二部的時間設定是2004年,世界已經經曆了巨大的變遷,很多細節必需調整,而且還得拋棄很多的冷戰思維。”
艾瑪參與過劇本的創作,也很了解羅修的想法:“所以第二部不能拍成複仇電影,因為伯恩是個刺客,他並不清白,雙手曾經沾滿鮮血。第一部是伯恩逃避的過程,但第二部裡他知道自己是個殺手,做了一些壞事,要為這些行為買單。因此雖然伯恩是出於複仇的目的開始了驚險之旅,但隨著事態發展,他發現隻有救贖才能讓自己活下來。”
格林格拉斯記下了這些話,他將會用鏡頭語言把編劇想要表達的意思告訴觀眾,這就是導演的工作。
除了柏林,伯恩在西歐逗留的地點還包括巴黎、蘇伊士和意大利,這是羅修在向勒德姆小說中的冷戰背景致以小小的敬意。不過雖然出現在影片中的都是世界名城,但格林格拉斯有意避開世人皆知的地標式景觀,而是將不顯眼的一麵呈現在觀眾眼前,由此讓第一部的現實主義得以延續。
完成了歐洲的拍攝後,劇組又來到了印度果阿,這裡位於印度西南部沿海,是風景宜人的旅遊聖地。劇組將總部設在果阿北部的新凱林海灘,並在果阿首府帕納吉展開拍攝,伯恩駕著吉普車穿行在狹窄的街道中躲避追蹤的場景就是在這裡。隨後劇組又向南前往帕羅林海灘,去拍攝伯恩和瑪麗在海邊的藏身之處和伯恩接瑪麗逃跑時的小餐館。
在印度的拍攝比預計的時間要長,這是因為當地的拍攝條件並不理想,在拍攝外景時經常有不請自來的圍觀者,這其中還包括各種家畜,為延展景深造成了不便。最離譜的一次,一群牛衝破了隔離帶,就連放牛人和警察都無法阻攔它們,劇組不得不停止拍攝,看著它們從橋上慢悠悠的走過。
當天晚上劇組吃了一頓牛肉大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類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